欢迎进入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天涯海角

关于海南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作者 :编辑 :来源 :未知发布时间 :2008年02月14日

各位代表:

受省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海南省 2007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08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 2007 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7 年,全省上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全面贯彻落实省五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构建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战胜严重旱灾、台风灾害和电力供应短缺等带来的困难,调结构、促投资、抓改革、重民生,保持了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一)经济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好形势。 2007 年,全省经济增长较快、效益较好、运行较稳的 态势 进一步凸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格局进一步形成。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实现 1229.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5%

 

产业结构调整迈出较大步伐。 三次产业比重由 2006 年底的 32.72:27.34:39.94 转变为 31.13:29.59:39.28 ,二产所占比重上升 2.25 个百分点,形成了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局面。 农业结构继续优化,较好地落实各种补贴资金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资金,实施 6 个险种的农业保险, 瓜果菜出岛增长 21% 生猪出岛增长 89% ,水产品出口近 10 万吨,全年无 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农产品安全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 转移农村劳动力 8.7 万人。 工业加快发展,重大工业项目集中投产达效,工业增加值增长 31.2% ,工业占 GDP 的比重比上年提高近 2 个百分点。服务业全面发展,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效益开始显现,全省接待旅游过夜人数 1845.51 万人次、增长 15.0% ;旅游收入 171.37 亿元、增长 21.2% ,其中境外游客增长 22.1% 、境外旅游收入增长 31.6% 。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1873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19.2% ,贷款余额 1228.04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9.3% 全省货物运输周转量、旅客运输周转量、货物吞吐量和邮政业务总量分别达到 619.89 亿吨公里、 319.59 亿人公里、 4511 万吨和 5.36 亿元, 同比分别 增长 1.2% 12.7% 20.5% 16.1%

 

 

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全口径财政收入 280.2 亿元、增长 55.8%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152.42 亿元、增长 48.9% ,在增收额、增长幅度和完成进度上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全省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 1003.53 亿元、增长 52.5% ;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 99.1% ,比上年提高 2.1 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997 元、增长 17.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3791 元、增长 16.4 %。

 

 

 

投资、消费和出口保持较快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02.25 亿元、增长 17.9% ,投资增长较快的行业主要是电力( 38.9% )、交通( 22.2% )、酒店( 1.1 倍)、水利( 51% )、卫生( 1.1 倍)和文化( 40.4% )等。房地产业健康平稳较快发展,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房屋施工面积和房屋销售面积分别增长 42.2 %、 71.1 %和 48.8 %。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凸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61.97 亿元、增长 17.4% 全年外贸 出口总额 18.38 亿美元、增长 26.3% ,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是石油、水产、畜禽等。

 

(二)重点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洋浦保税港区获批设立, 成为我国第四个保税港区、我省 对外开放的制高点。申报旅游开放 政策 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国家发改委起草的申报材料通过有关部委会签、并已上报国务院。海南农垦下放我省统一管理已获国务院同意。出台了《海南省推进华侨农场改革和发展方案》,全省五个华侨农场改革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海口保税区区位调整申报工作进展顺利。海南最大的国有企业海钢重组改制顺利完成,省属国有中小企业基本完成了改制任务。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已正式挂牌运营。继续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电、油、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趋向合理。琼海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通过验收。白沙、屯昌、澄迈三个县启动了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和海南大学两校正式合并,省部共建获得批准,创建 “211” 工程进展顺利。文化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海南省新华书店集团公司挂牌成立。

(三)对内对外开放取得新成绩。 充分利用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国际化工新材料论坛、航权开放、俄罗斯中国年等平台,寻求合作伙伴,拓展合作空间,解决我省事关发展的重要问题。省政府与广东省就加快两省结合部的高速公路、铁路瓶颈问题以及共同推进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前期工作达成协议。琼港高层会晤就海南农产品扩大输港规模达成共识。 开发银行签署深化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加大对我省及各市县的信贷支持力度。 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中远集团、 中国海运 ( 集团 ) 总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电子集团等大公司签署了有关合作协议,携手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澳门行政长官何厚铧携百余家地产商考察我省房地产市场,寻找投资机会。省政府 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签订了省校合作协议。 南面开口,北面开放 的航路调整开始实施,省政府与湖南、 香港 签署了旅游合作协议 与四川、湖南、江西、贵州签署了国际航班框架合作协议,近期南航海南分公司已新开通至内地航线 19 条。利用外资形势明显好转,实际利用外资 11.25 亿美元、增长 41.9%

(四)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集中力量践行 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 战略,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后劲。 50 个省重点项目全年累计完成投资 145.3 亿元,完成全年投资计划的 112% 西环铁路改造、福耀玻璃等一批重点项目运营或竣工投产。 西环铁路 开通了三亚至广州、上海、北京的列车。 福耀玻璃一期两条生产线投产。华能海口电厂 大代小 工程投产后运行正常。大隆水库、三亚国宾馆、省博物馆等项目主体工程竣工。 旅游房地产等一批 续建的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海口绕城公路、农村公路通畅工程、 海口港二期、洋浦港三期、凤凰机场二期、有线数字电视、 省人民医院综合楼等完成计划进度较快。 海棠湾、神州半岛、石梅湾、清水湾、三亚湾新城等旅游房地产项目正在顺利推进。 东环铁路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东环铁路正式开工建设,这是我省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 2007 年开工建设的大广坝(灌区)二期工程、华能东 方电厂、海南电网跨海联网工程、乐东气田、华盛水泥二期、金海 160 万吨造纸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等一批大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文昌航天发射中心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后,正式启动了征地工作,配套基础设施、航天主题公园等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国电子海南生态软件园奠基,大甲醇、 60 万吨 PX (对二甲苯)、红岭水库等已进入项目审批核准程序。此外, 100 万吨乙烯、 90 万吨 PTA (精对苯二甲酸)、石油储备基地、核电厂、生物质能源等项目正在推进前期论证和准备工作。

(五) 各种应急事件得到妥善、及时处置。 加强对电油气煤运的调节,快速反应、及时处置经济运行中的突发问题。 缓解电力供应紧张和解决中长期电力缺口问题, 抢修发电机组 实行错避峰用电和临时限电, 建成投产海口电厂 9 号机组( 33 万千瓦), 修订全省电力发展 十一五 规划,争取到国家发改委给予我省建设华能东方电厂的路条。及时处理东方 “11.6” 天然气管道事故,想方设法确保居民用气。 启动抗旱应急预案,及时支持农民调整农业结构,有效降低了旱灾的损失。 应对 香蕉风波组织省内外媒体澄清香蕉谣言,开展促销活动,改善流通条件,落实政府补贴资金,尽力减少蕉农损失。加强价格分析监测和调控,严格控制地方提价项目,启动价格调节基金扶持生猪、鸡蛋等副食品生产,补贴特困家庭;通过提高产量、开辟水泥进岛 绿色通道 、打击哄抬物价等举措,遏制了水泥价格过快上涨势头。

(六)生态环境建设扎实推进。 省政府与市县和重点企业签订了 海防林建设 节能减排 保护耕地 责任状,全方位推进生态省建设。省政府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海防林建设。加强天然林保护,开展了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的专项行动。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淘汰落后立窑水泥生产,华能海口电厂脱硫改造工程正在加快推进 , 对水泥、钢材等部分高耗能企业实行用电加价政策。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的专项行动。白沙、琼中等 4 个水源点污水处理项目陆续开工建设。

(七)民生进一步改善。 把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规划引导,加大资金支持,推进相关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保持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发展力度不减的同时,对职业教育实行重点支持,全年各方面投入职业教育的资金超过 4 亿元。进一步扩大义务教育 两免一补 政策实施范围,省政府再出资 1.2 亿元,免除城镇公办学校中小学生课本费。农村中小学实现现代远程教育全省覆盖。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到 454.4 万人,占农村人口的 91% ,在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三年连续上调的基础上,确保了养老金足额发放, 2007 年是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三年连调增幅最高的一年,人均达 105 元。启动了 4 个市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继续完善城乡低保工作,基本上做到了应保尽保。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范围扩大到 10 个市县。进一步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全省城镇新增就业 8.6 万人,全面启动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

(八)县域经济发展明显加快。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全省南北、两翼、周边和中间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形成。加大扶持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发展力度,中部山区市县(五指山、定安、琼中、保亭、白沙、屯昌)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有新的起色。海口、三亚继续领跑全省经济,东部沿海市县(文昌、琼海、万宁、陵水)掀起以旅游房地产为重点的开发热潮,西部沿海市县(澄迈、临高、儋州、昌江、东方、乐东)靠工业带动经济较快增长。海南垦区橡胶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形势日益看好。洋浦经济开发区靠大工业企业带动,工业产值位居全省第一,财税收入大幅度增加。老城、海口保税、海口高新等经济开发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同时,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 经济较快增长与电、气等生产要素的约束性矛盾已经显露,需要加大能源项目的争取和建设力度,从根本上解决 中长期电力、油气缺口问题。 二是 工业投资下降,一些工业项目立项难度加大,需要进一步采取办法争取破解,或适度调整产业发展方向。 三是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新的挑战,进一步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针对一些优质的资源开发,实践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科学发展理念,需出台一些硬性的操作措施和政策。适应新兴工业生产形势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四是 协调区域发展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依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薄弱环节,需从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上进一步解决好这些地区的发展问题。 五是土地纠纷等影响全省稳定的问题依然存在。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继续认真加以解决。

二、 2008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08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五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之年,是我省新一届政府施政的起步年,是实施 十一五 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也是建省办经济特区的 20 周年。做好 2008 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于全省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至关重要。

2008 年省内外经济社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总体环境有利。 从国内看, 2007 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同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尚未缓解,价格上涨压力加大。为此, 2008 年中央把 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采取了 从紧的货币政策和严格的投资、土地、产业和环境政策 ;同时,继续实行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采取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政策,继续采取 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促进农业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和改善民生的政策。 从省内看, 我省经济发展走的是发展与保护同步、经济与生态双赢的路子,符合科学发展和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又是后发展地区,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加快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要务。 我们将 注重观察和研究整个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观察和研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观察和研究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抓住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又好又快发展。

做好 2008 年经济社会工作,按照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着重把握好三个方面。 一是优化结构和创新体制并抓。 继续推进新兴工业延伸产业链、旅游业转型升级、农业朝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继续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继续围绕特区做改革开放文章,力求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 二是项目建设和节能减排并举。 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形势下,坚持两手抓,一手狠抓项目建设,想方设法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千方百计推进项目建设,以项目推动发展,加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一手狠抓节能减排,采取更有力的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措施,严格落实责任制,抓紧、抓实、抓出明显成效。 三是提高收入和改善民生并重。 大力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夯实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调整二次分配结构,用更多的财力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结合实施我省 十一五 规划, 2008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初步确定为:

―― 经济增长持续较快。 产业结构和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单位 GDP 能耗、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的目标得以实现,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继续较快增加。全省生产总值预期增长 11% 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 15% 左右。

     ―― 有效需求进一步扩大。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 13% 左右,农业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工业投资止跌回稳或有所增长,服务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5% 左右。外贸出口增长 10% 左右。

―― 价格涨幅合理控制。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力争控制 在低于今年全国实际涨幅。不出现由于总需求严重超过总供给而引起的全面、持续的价格上涨,最大程度地降低对居民生活的影 响。

―― 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8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0% 以内;城乡居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 8% 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并提高财政补助水平,继续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农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减少 4 万人以上;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全面实施,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8.65‰ 以内。

三、 2008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实现 2008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我们将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势头,力争在重点项目建设上有更大进展,在重大改革上有更大突破,在节能减排上有更大成效,在改善民生上有更大作为。

(一)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按照 竣工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谋划储备一批 工作思路,对重大项目,组织专门的工作班子,落实责任制,确保重大项目按计划推进。初步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 61 个(不含 15 个预备项目),年度计划投资 354 亿元,其中竣工项目 22 个,续建项目 22 个,新开工项目 17 个。主要涉及骨干工业项目、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大型旅游房地产项目和重点社会事业项目。

确保乐东气田、海马二期汽车配件厂、金光 30 万吨卫生纸、 23 万吨基础油、华盛水泥二期、海口绕城公路一期、海口港二期工程、洋浦港三期工程、南山港一期工程、国道海榆东线 223 线、农网电网完善工程、华能海口电厂脱硫改造,桂林洋高校园区、海南有线数字电视、三亚垃圾收集转运工程等项目按期竣工投产

加快东环铁路 、 海口港马村中心港区一期工程、 三亚绕城公路、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凤凰机场二期工程、海南电网跨海联网工程、华能东方电厂、城市电网完善工程、洋浦天然气加工利用,金海 160 万吨造纸、 20 万吨精细化工、国投水泥三期,大广坝(灌区)二期工程、病险水库加固改造、农村饮水安全,海南省人民医院住院部综合楼,三亚海棠湾、万宁神州半岛、石梅湾旅游度假开发项目(一期)工程、香水湾旅游度假、清水湾旅游综合开发,水源点地区污水处理工程等项目建设。

流程图: 数据: 竣工投产一批 流程图: 数据: 加快建设一批  

 

 

 

 


 

 

 

争取开工建设洋浦保税港区、海口保税区区位调整等基础设施,国道海榆西改造、新海港区汽车客运码头、东方四更风电场(一期)等交通能源项目,海棠湾等旅游酒店建设项目,临高县热带滨海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现代农业检验检测预警防控技术中心等农林水利项目, 20 万吨镀锡薄板厂、 6 万吨生物柴油等工业项目,海南大学 211 工程、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中国南海研究院、海南生态软件园、三亚创意新城等社会事业和高科技项目。

做好红岭水库、海南石油储备基地、海南核电工程、乐东电厂、文昌月亮湾和抱虎角两个风电场、海南国际能源仓储交易中心、液体化学品中转基地、中线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 100 万吨乙烯、大甲醇、 60 万吨 PX 90 万吨 PTA 300 万吨 LNG 、海南烯烃、航天主题公园、海口会展中心等项目的前期工作。

流程图: 数据: 开工建设一批 流程图: 数据: 谋划储备一批  

 

 

 

 

 

 

 

 

 


(二)加快构建 一省两地 现代产业体系。 以构建海南开放型经济结构为目标, 把握好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和阶段性特征,提高产业的外向度和集约化水平,发展出口出岛农业、现代新兴工业和国际化旅游业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重点港口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快新兴工业经济发展。 坚持依托环北部湾经济圈的港口群、集中布局,坚持不破坏资源、不污染环境、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坚持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坚持高科技支撑、集约发展,坚持在保护中合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发展。重点抓好工业园区及重大项目建设,想方设法争取国家对一批重要工业项目的审批,适度超前解决工业发展用电用气用地问题,重点建设和完善工业园区的出口路、区内道路、疏港路、输变电设施、供气、给排水、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配套基础设施。支持园区创新机制,建设标准厂房和仓储,为招商引资创造更好的条件。

洋浦开发区

海口主要工业园

老城开发

东方工业园区

保税港区一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工程范围内 200 多户居民和 18 个单位的搬迁, 2008 10 月封关验收。

项目建设:竣工投产洋浦港三期、基础油工程,做好 60 万吨 PX 项目审批核准工作,推进 100 万吨乙烯、 90 万吨 PTA 300 万吨 LNG 、液体化学品中转基地、石油储备等项目前期工作。

招商引资:搞好项目策划,有针对性开展专题招商、点对点招商,以商招商,推动形成石化、造纸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建设和经管模式:把洋浦开发建设控股有限公司打造成为继发展控股公司之后的又一个省级投融资平台,加快洋浦等开发区开发。

加快建设药谷二期、狮子岭等工业园区,逐步把市内工业企业搬迁至各工业园区,新进企业集中到工业园区。利用优越的环境资源,引进高科技、无污染的医药工业企业,壮大 海口药谷 。推进海口保税区西移。做好海马 30 万辆汽车扩能项目规划,争取早日建设。

 

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做好海口保税区建设,加快推进马村港建设,推动福耀玻璃二期尽快启动,策划下游深加工项目。

 

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区内工业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海南烯烃、华能东方电厂、大甲醇等项目建设。

昌江 工业园

加快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建设,推进国投水泥三期、华盛水泥三期、叉河水泥等已报批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塔岭农产品加工园区

开工污水处理项目,完善区内道路、供水管网建设。加快招商引资,吸引大企业进入园区。

 

 

 

 


以旅游开放为抓手,加快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 抓紧落实国家给予和正在给予的扩大免签范围、设立免税商店和扩大航权开放等政策,加快启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编制建设总体方案,加速旅游国际化改造步伐。实施 东西并举、山海互补 旅游发展战略,科学规划旅游产业空间结构,策划中西线特色旅游产品。继续发挥博鳌亚洲论坛、环海南岛公路自行车赛、中国海南岛欢乐节等品牌效应,高水平策划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会展项目,提升举办大型会展节庆活动的市场化运作能力。加快旅游企业的重组改革进程。继续大力抓好旅游宣传促销活动,进一步开拓高端国际旅游客源市场。

全省 旅游要素国际化改造主要任务

大型国际度假休闲旅游区: 建设好铜鼓岭、博鳌二期、神州半岛、石梅湾、香水湾、清水湾等国际化旅游区。

大企业、大航线、大团队 旅游战略: 落实好 2006 年来省旅游局与俄罗斯、英国等国内外大型旅行商的合作协议; 深化泛珠三角等区域旅游合作,大力拓展 一程多站 的旅游方式。

旅游管理体制改革: 配合国家旅游局启动建立全国统一的旅游资讯公益服务电话 12301 。建设省 游客到访中心

旅游服务软环境: 建立国际化的银行、金融、保险等服务、国际语言环境、导向指示标识系统和旅游人文环境。

大力发展服务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高服务业在 GDP 中的比重,优化服务业发展结构,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 抓紧制定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配套实施方案和具体政策措施。 编制全省服务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省服务业重点项目投资年度计划。省政府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 制定《海南省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省政府成立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服务业总体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发展引导和综合协调等工作。

 

以东环铁路和洋浦保税港区建设为契机,统筹规划物流基础设施,推进建设综合物流园区。促进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与我省农产品生产基地、流通企业进行对接。以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为着力点,发展科技、金融、信息产业。实施《海南省 2007-2010 年小企业创业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等服务业。将旅游资源与演艺娱乐、文化会展、高尔夫球运动、康复疗养等产业结合起来,策划、建设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抓好省博物馆、省文化艺术中心、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和广播电视 村村通 项目建设。

抓好 临高水海产品物流中心,东方、万宁、文昌、陵水等农资、果蔬批发市场 和农产品流通企业的商务信息服务站建设。 年内建设 300 家农村连锁店 。支持建设冷藏保鲜项目建设,力争全省冷藏保鲜能力达到 11 万吨、比上年增加 3 万吨。重点支持建设 1 家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和 1 家农产品加工出口专业市场。支 持省供销社主导成立的省农产品运销股份公司发展。

 

 

 

 

 

 

 

 

 

 

 

 

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新闻出版、邮政、电信、广播影视等服务事业。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和社会化养老等服务业。

 

 

 

 

 

 

 

 


出口出岛为市场导向,加快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按照 多的调优、好的调多、龙头做大、链条拉长、服务配套 的产业化发展思路,建设好海洋渔业、畜牧业、热带水果、冬季瓜菜等优势农产品商品基地和出口基地。围绕基地发展,推动农业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调整优化,支持龙头企业在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的前提下,扩大规模化经营和提高生产的集中度。 应对全国省会城市今冬都将执行准入制的挑战, 切实加强动植物疫病和病虫害防控,全面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抓紧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加强以农业科技 110 为主要载体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和培育农村流通主体,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

2008 年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

农产品生产基地: 新增规模养殖专业户 1000 户,扶持 建造大中型外海捕捞渔船 150-200 艘, 水库大水面精养罗非鱼新增产量 3.5 万吨,底播养殖 10 万亩贝类,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新增产量 2000 吨,改造改养对虾养殖 2 万亩,新增花卉种植面积 1 万亩、珍贵乡土树种 1 万亩。

农产品加工: 扶持 10 15 家产业化骨干龙头企业。

农产品服务体系: 重点培育 20 家营业额在 300 万元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农业科技 110 服务功能。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完善建设省现代农业检验检测预警防控技术中心和分中心建设。

水利: 加快建设大广坝(灌区)二期工程,推进红岭水库前期工作。开工建设 63 宗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

沃土工程: 年内完成 400 万亩测土配方施肥任务。

饮水安全 解决 20 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

户用沼气: 完成农村户用沼气国债项目 3.73 万户,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 20 处。

通畅工程 安排农村公路项目 470 个,改造总里程 2396 公里

渔港: 加快潭门、新村、八所、海尾等重点渔港建设,争取 1 2 个渔港建成并投入使用。

文明生态村: 大力支持发展农村经济,嫁接城市社区管理办法,建立长效的发展机制。

(三)加强电油气煤运等生产要素供需衔接和物价调控。 坚持开发、节约和调节并重, 保证生产生活重点领域的能源需求,保证重大战略物资的运力需求,保证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保证重点工程的融资需求。健全生产要素供求分析制度,密切跟踪生产要素供求关系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供电方面。 在确保电网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合理调度,挖掘潜力,增加现有发电机组在高峰时段的有效电力供给。进一步加强需求侧管理,移峰填谷,调整高峰期用电方式,实行分时电价、高峰可中断负荷电价。增加用于发电的天然气供气量,做好乐东气田用气分配方案。 尽可能加快海南电网跨海联网工程建设,力争提前投入运营,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和可靠性。加快电源点建设,力争华能东方电厂 2×35 万千瓦机组早日投产,争取上一些应急煤电项目,发展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 供气方面。 促进油气资源开发,配合国内外大企业,推进南海油气资源的开采及深加工,建设南海资源综合利用和加工基地,建设全省统一的供气管网,做好乐东 22-1 15-1 两个天然气气田供气的用气计划分配。提高福山油田产气量至 2.2 亿方。 供地方面。 加快省级土地储备机制的建立,完成组建省土地储备整理机构,建立健全省级土地储备整理制度,启动第一批省级土地储备项目。继续加大重点工程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力度,跟踪服务并抓好大广坝(灌区)二期、东环铁路、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华能东方电厂等项目征地拆迁和用地报批工作。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融资方面。 争取全年筹措资金 588 亿元以上,争取国家投资 45 亿元 , 省和市县财政性建设资金 45 亿元 , 利用外资 80 亿元 , 银行贷款 200 亿元,企业自有资金 150 亿元,其他 68 亿元,投入重点项目建设。

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高度重视 菜篮子 工程建设,确保 菜篮子 产品生产稳定、价格稳定和市场稳定;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和预警工作,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粮、油、肉、菜以及药品、住宅、农资、建材等商品价格进行严格监测监管,建立价格应急预案,积极采取措施应对价格的异常波动;加强对物价形势的跟踪分析,对重要商品价格变化情况实行定期和不定期分析报告制度,对价格的调控,做到 见事要早、行动要快、措施要实;建立价格调节基金和化肥等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增强政府对市场的调控能力;强化对市场价格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行为,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加大对低收入群体、大中专学生、农村住宿学生和贫困生的补贴力度,消除食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使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四) 继续加强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围绕全省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加快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做强高等教育,抓好 教育重点工程建设。

2008 年教育重点工程

初中改造工程: 改扩建乐东、东方、昌江 3 个省级贫困县(市)和陵水、五指山、保亭、白沙、琼中 5 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市)的 32 所农村初中学校。

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 每个市县至少要建设一所较高标准的寄宿制学校。实施以 三小工程(小厕所、小食堂、小种养基地) 为主要内容的 新农村卫生新校园 建设工程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建设和利用: 建立远程教育管理队伍和技术服务队伍,抓好教师的应用培训,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职业教育工程: 点建设 5 所骨干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 6 个市县职教中心,完善 10 个市县职教中心的办学条件,建设 1 个共享型综合性实训基地,建成 3 5 个专业性实训基地。

桂林洋高校新区工程: 继续 做好第一批进驻学校的配套设施建设,加快第二批进驻学校建设步伐。

创建 “211 工程 争取将新海南大学列入 “211 工程 高校。

教育移民(扶贫)工程: 启动贫困乡村学生转移就读。

教师培训和队伍建设计划: 抓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实施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教师培训专项计划,鼓励和引导更多优秀大学毕业生和城市教师从事农村教育工作。

加快发展卫生事业。 进一步完善全省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抓好医疗卫生重点工程建设。

2008 年医疗卫生重点工程

省重点项目: 加快省人民医院住院部综合楼、省传染病医院、省医学院附属医院、省安宁医院、省中医院门诊综合楼、省肿瘤医院、省脑科医院、省干部医疗保健中心等项目建设。

市县人民医院业务用房项目 加快琼海、屯昌、澄迈、陵水、昌江等市(县)人民医院业务用房项目的建设。

乡镇卫生院建设 继续加大设备配置,加强人员培训。

村卫生室: 通过资源整合、布局调整、新建、改造等办法,逐步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

公共卫生能力建设 : 积极争取国家资金用于卫生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能力建设、药品安全检测体系建设、 艾滋病防治项目、重点传染病防治项目和计划免疫等项目 建设,进一步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计划生育: 继续实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生快富工程。

 

扩大就业。 贯彻落实 2008 1 1 日起 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切实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抓好增加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政策和强化再就业服务三个重点。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制定和实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规划,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区域性再担保机构,引导产业集群健康发展,不断完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潜力。开发公益性岗位,重点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认真落实小额贷款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等优惠政策,增加再就业资金投入。强化街道社区就业平台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2008 年扩大就业的途径与措施

增加就业岗位。 地方政府在与开发企业签订项目合同时,把吸收当地农民就业作为一个重要条件,规定硬指标,保证被征地农民家庭中至少有一名合格劳动力就业。政府通过爱国卫生运动等办法提供更多的公益性岗位, 2008 年争取安排公益性岗位 1200 个。

实施推进就业服务四项专项行动。 开展元旦春节期间 再就业援助月活动 ,帮助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零就业家庭实现并稳定就业;春节后实施 春风行动 ,加强和改善农民工服务; 5 月组织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 9 月组织实施 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

全面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 加大就业再就业资金投入,将就业补助资金重点安排在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特定政策补助等人员性支出方面。继续实施 2007 2010 年资助 44.8 万名中等职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计划。

加强职业技术培训。 城镇方面, 2008 2010 年完成对 23 万劳动者开展职业培训的任务,切实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农村方面,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技能培训, 2008 年要实现劳动预备制培训 1 万人、劳务输出培训 3 万人、技能提升培训 1 万人,培训农村劳动力总量 5 万人。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建立基本 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实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未来三年连续上调。推进被征地农民和农民工养老保险。为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在有条件的市县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继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和补助标准。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建立城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建议从 2008 年起将城镇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差水平由 62 元提高到 93 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差从 31 元提高到 36 元。

农村低保及五保供养对象的住房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 2008 年争取政府投入 2400 万元,建设 40 个乡镇敬老院。同时,结合财政资金安排,加快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和恢复 重建工作。

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对低保边缘家庭,因特殊原因导致生活暂时出现较大困难的家庭,给予临时救助。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 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农民工住房困难问题。

廉租房

制度

经济适

用房

落实全省 2007 2011 年经济适用住房计划,严格执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各项管理制度 , 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总量 , 严格控制单位集资合作建房项目 , 严格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管理。

明确市县政府责任,搞好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调查,加大投资支持力度,建立退出机制。 2008 年全省计划新建廉租住房 19.346 m 2 3502 套。

 

 

 

 

 

 

农民工

住房

海口、三亚两市,在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按照集约用地的原则,建设向农民工出租的集体宿舍,可由财政拨款或引进社会资金,按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的有关政策,统一建设符合农民工特点的住房,以农民工可以承受的合理租金出租。

 

 

 

 


加大推进扶贫开发力度。 落实国家适当提高农村扶贫标准政策,集中力量解决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特殊类型地区的贫困问题。落实国家调整涉农项目配套政策,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新安排的病险水库加固和生态建设等公益性强的基本建设项目,根据不同情况逐步减少或取消县及县以下配套。

2008 年扶贫开发重点工程

整村推进扶贫 : 推广琼中县 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 试点经验,加大整合扶贫资源力度,完成 102 个贫困村村级扶贫规划建设。

推广 种养+加工+打工 脱贫模式: 扶持贫困户 2.6 万户 13 万人种植经济作物 15 万亩,扶持贫困户 0.9 万户 4.5 万人饲养猪 0.6 万头、家禽 15 万只等。

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培训计划: 完成全年培训贫困农民 2.4 万人次,开设学制 2 年的扶贫职业中级班、年内计划新招生 300 名。

深化联手扶贫: 继续组织 136 个联手扶贫单位与全省 45 个贫困乡镇分别联手挂钩帮扶,争取每 1 个帮扶单位上一个项目,实现全年对口帮扶计划引进、投入 2000 万元资金的目标。

维护社会稳定。 继续抓好 打黑除恶 、命案侦破和打击 两抢一盗 等专项活动。切实加强对敏感期的社会治安工作,对海口、三亚等重点市县和机场、港口、车站等重要部位,加强力量,严加防范。着力解决信访热点难点问题。 毫不松懈地抓好 三防 和安全生产工作。密切注意各种自然灾害,排除隐患,做好防范工作。加强交通安全和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做实做细安全检查,努力把安全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

(五)逐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按照 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的要求,加快发展经济,努力增加就业,完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政策措施,把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改善民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上来。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一是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进一步研究和利用好农业资源优势,指导和支持农民 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引导农产品区域化布局生产,推进全省建设若干个品种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帮助农民在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加工、保鲜、储运和其它服务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与旅游业结合,支持大企业、乡镇政府和农民合股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影响力的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在文明生态村建设统一规划下,以家庭为单位,发展以沼气、小养殖场和小果园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庭院经济。 二是大力发展打工经济。切实抓好阳光工程、农业实用技术和新型农民培训,年内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 80 万人次,实现转移就业 8 万人。建立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农民工订单培训就业机制,增加在省内酒店、高尔夫球场等企业的就业人数,扩大在省外打工规模。三是强化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落实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明显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明显高于上年等政策。调整耕地占用税使用方向,新增收入主要用于 三农 ;调整城市维护建设税使用范围,各地预算安排的城市维护建设支出确定部分资金用于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调整涉农项目配套政策,国家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新安排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生态建设等公益性强的基本建设项目,根据不同情况逐步减少或取消县及县以下配套。继续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积极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全年安排落实补贴资金 1.5 亿元以上。综合运用小额贷款、贴息、农业政策性保险等措施,探索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支农资金投入机制。四是研究出台被征地农民就业安置和养老保险政策。项目单位必须承担安置部分被征地农民就业的义务,地方政府负责培训和监督执行。研究推进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此外,各级政府在招商引资、引进项目时,要明确项目单位吸收本地人就业的数量、比例。

完善城镇居民增收政策。 一是完善低收入者提高收入水平的制度。 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制定低保标准调整方案,建立并完善低保家庭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上涨动态补贴制度和临时救助制度。 及时 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含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基本养老金,适当平衡退休早、养老金偏低的各类人员的养老待遇。加快建立工资保证金等务工农民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引导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 二是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调控和指导,有关部门和各地方结合当地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及时提出工资增长的参考意见;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不同职业的工资参考标准,发挥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价位、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对工资水平的引导作用。合理确定国有企业管理者与职工的收入比例,防止管理者与职工收人过于悬殊。三是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资的稳定增长机制。落实省直机关和事业单位住房补贴等政策。完善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津贴制度,提高和规范津贴标准,增加津贴类别,建立增长机制。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行符合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的收入分配制度。

(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 以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为区域发展的总抓手,划定重点、限止和禁止等开发主体功能区域,制定和实施财政、投资、产业、土地、环境、人口等配套政策措施,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构建特色区域发展空间格局。 研究策划和实施 南北带动,两翼推进,发展周边,扶持中间 思路的规划、具体项目和政策。以海口为中心,整合澄迈、文昌、定安等周边地区的开发区、土地、交通等资源。以三亚为中心,整合五指山、保亭、乐东等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统筹协调,依托洋浦发展儋州的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延伸产业和配套产业。加大支持中部地区发展力度, 重点增加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 , 支持发展旅游、生态农业经济和农村劳动力及人口转移。支持经济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域和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引导增强吸纳产业转移和人口转移的能力。 加强规划建设管理。 继续推进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和组织编制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等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城镇公园绿地建设,建立 绿线 管理制度,力争实现年内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 0.2 平方米 分类引导人口城镇化。 对贫困山区采取 教育移民 的办法,制定具体的工作机制、实施规划和政策,逐步将人口引导到城镇和重点开发区域去就业和定居;继续制定和完善对临时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已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进城务工人员、因城市建设承包地被征用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城镇化政策。

(七)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推进节能减排,严格节能减排目标问责制和 一票否决制 ,加大节能减排监督检查执法力度,尽快下达年度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加快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进度,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强化污染防治,组织开展 节能宣传周 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继续实施重点生态工程,突出加强 对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地、重点海域等生态体系和物种资源实施重点保护和恢复, 搞好水土保持工作,建立健全森林和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农村节能减排工作。

2008 年生态省重点建设工程

节能减排重点工程: 完成海口电厂脱硫改造工程,推进三亚亚龙湾冰蓄冷区域供冷项目、华盛水泥二期余热发电、昌江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试点。

海防林建设: 以退塘还林和退耕还林为重点,年度完成 4.6 万亩。

天然林管护: 落实省人大天然林环保世纪行执法检查的整改意见,加强 989 万亩天然林保护工作。

三大流域水环境污染整治: 落实《海南省三大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

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 加快在建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新开工建设 8 个污水和 8 个垃圾处理项目。

循环经济: 继续跟踪、推进水泥旋窑生产线余热发电、电厂工业废渣利用和农垦橡胶集中加工厂等的循环经济模式创建。

资源管理: 继续做好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

海南省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 重点抓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建设。组织实施 4 个乡镇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示范工程。

 

 

 

 

 

 

 

 


(八)继续落实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 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健全统筹协调推进改革的工作机制,重点推进六项改革。

农垦与地方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省农垦总局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整合一些优质资源,组建一批集团公司;实行橡胶产权改革,在家庭联产承包基础上,逐步实行产权、经营权分离。对省农垦总局直属的企业逐步全面推向市场。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用 2 3 年的时间解决好农垦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

积极推进优势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培育新的上市资源。今后 3 年,在全省范围内统筹规划、引进战略投资者重点整合林业资产、旅游优势资源、水务资产、渔港资源、文化产业资产等。集中推进国有企业改制关闭破产。

实施国家新修订的《 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规范实施备案制,建立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扩大代建项目范围,建立重大项目公示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按照国家部署,有控制、有步骤地推进成品油和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加强输配电成本监审,完善标杆电价和可再生能源电价政策,改革矿产资源税费制度,合理调整水利工程和城市供水价格,完善排污费征收方式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实施《海南省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总体工作方案》,在完成试点的基础上,在全省全面铺开。

按照 市县扩权改革的基本思路,制定和实施具体方案。深化政府机构改革, 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 琼海农村综合改革 试点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全省推广农村综合改革方案。

燕尾形: 完善省直管市县 体制 燕尾形: 农垦改革 与发展 燕尾形: 国企改革和国有资产重组 燕尾形: 林权 改革 燕尾形: 投资体制改革 燕尾形: 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以引进项目为中心,制定和实施全省招商计划,加强项目储备、策划工作。 围绕 石油天然气化工项目产业链,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链,纸制品延伸产业链,钛、锆、石英砂、钼等资源的加工利用,高档玻璃器皿,海洋工程及服务船修造、游艇制造项目,西部沿海、中部热带雨林旅游开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农业,社会资本参与环保和医疗、教育、垃圾污水处理等 重点领域的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工作。组织或参加 2008 年海南 ? 香港经贸旅游合作交流会、第五届泛珠三角区域活动等重大招商活动。协调落实项目的落户建设条件,跟踪加快已签署意向的重点项目建设进程。集中建设 工业园区信息化服务平台, 建立重大项目基础数据库,提高园区对外招商能力。

(九)做好重点规划编制和重大问题调查研究。 按照我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到 2008 年底完成我省主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运用法律程序,使之成为我省在空间开发和布局方面的基本依据。对 十一五 规划进行中期评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调整发展指标,完善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编制好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重点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全省服务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2008 2012 三集中 扶贫等专项和行业规划等。坚持一手抓当前、一手抓长远,加强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研究。开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全国各类试验区政策研究、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产业政策研究、区域发展政策研究、能源发展和节能减排研究等等。

各位代表,经过二十年建省办经济特区的曲折历程,海南的发展开始进入了一个健康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当前的宏观调控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2008 年发展改革稳定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一定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想大事、议大事、抓大事,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扎扎实实推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顺利实现。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地址:海口市国兴大道69号海南广场人大办公楼

技术支持:13387486404 0898-66860980(工作日8:00-12:00 14:30-17:30)

琼ICP备14001308号 邮编:570203

琼公网安备 460000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