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天涯海角

关于2007年海南省和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及2008年海南省和省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作者 :编辑 :来源 :未知发布时间 :2008年02月14日

各位代表:

受省政府委托,现将 2007 年海南省和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及 2008 年海南省和省本级预算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 2007 年海南省和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2007 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 1,524,227 万元,为年度预算的 130.4% ,增收 500,719 万元,增长 48.9% ,同口径增长 29.7% (指剔除土地出让金后增长比率,下同)。其中,一般预算收入 1,082,583 万元,增收 264,444 万元,增长 32.3% ;基金收入 441,644 万元,增收 236,275 万元,增长 115.0% ,同口径增长 19.1% 。加上转移性收入 1,837,239 万元(其中,中央补助收入 1,378,916 万元、上年结余结转 442,692 万元、调入资金 15,631 万元),财政总收入 3,361,466 万元。全省地方财政支出 2,867,365 万元,为年度预算的 112.9% ,增支 906,235 万元,增长 46.2% ,同口径增长 37.7% 。其中,一般预算支出 2,453,707 万元,增支 708,341 万元,增长 40.6% ;基金支出 413,658 万元,增支 197,984 万元,增长 91.7% ,同口径增长 14.6% 。加上转移性支出 494,101 万元(其中,上解中央支出 24,503 万元、调出资金 2,568 万元、结余结转 467,030 万元),财政总支出 3,361,466 万元。

省本级地方财政收入 629,610 万元,为年度预算的 133.5% ,增收 223,152 万元,增长 54.9% ,同口径增长 30.0%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 373,567 万元,增收 91,932 万元,增长 32.6% ;基金收入 256,043 万元,增收 131,220 万元,增长 105.1% ,同口径增长 24.1 % 。加上转移性收入 1,685, 216 元(其中,中央补助收入 1,378, 916 万元、调入资金 13,631 万元、市县上解收入 10,247 万元、上年结余结转 282,422 万元),省本级财政总收入 2,314,826 万元。省本级地方财政支出完成 1,001,101 万元,为年度预算的 116.3% ,增支 307,377 万元,增长 44.3% ,同口径增长 30.5% 。其中,一般预算支出 772,502 万元,增支 204,791 万元,增长 36.1% ;基金支出 228,599 万元,增支 102,586 万元,增长 81.4 %,同口径增长 5.2 % 。加上转移性支出 1,313,725 万元(其中,补助市县支出 1,029,388 万元、上解中央支出 24,503 万元、调出资金 568 万元、结余结转 259,266 万元),省本级财政总支出 2,314,826 万元。

2007 年,财政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五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按照 科学发展、高效服务、务实创新、爱民廉洁 的要求,以公共财政为目标,坚持公共产品均等化,理财观念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由 事随财走 财随事走 转变;由 自我理财 公众理财 转变;由 管钱人说了算 用钱人说了算 转变)。主动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深化财政改革,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财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突破 150 亿元

2007 年,全省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在良好的经济环境支撑和全省财税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完成 152.4 亿元,增幅和增收额均创近年新高。与此同时,财政收入结构明显优化:一是各级财政收入均实现较快增长。来自我省的财政收入达 2,802,317 万元,增收 1,003,554 万元,增长 55.8% 。其中,中央级收入 1,278,090 万元,增长 64.7% ;省级收入 629,610 万元,增长 54.9% ,同口径增长 30.0% ;市县级收入 894,617 万元,增长 45.0% ,同口径增长 29.4% 。二是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速快于 GDP 增速 15.2 个百分点。三是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 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税收收入 879,538 万元,增长 33.8 % ,增速快于 GDP 增速 19.3 个百分点, 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 81.2 % ,比上年提高了 0.8 个百分点。四是地方财政收入提前 1 个月完成年初预算,是近年完成预算进度最好的。五是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地方财政收入超亿元市县达到 13 个,比上年增加 3 个(定安、临高、陵水)。六是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土 地出让金成倍增长。全省土地出让金收入 276,959 万元,增长 302.3 % ,是地方财政收入增收的重要来源。财政部门还加强了现金管理,省本级全年利息收入达 11,185 万元,增长 46.0%

(二)公共部门经费得到保障,确保政权有序运行

省本级基本支出 191,100 万元,增支 54,918 万元,增长 40.3% 。其中,工资福利支出 129,575 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 32,191 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 29,334 万元。规范了公务员工资制度和津补贴政策,实行 阳光工资 ;落实了省本级住房补贴政策,并安排 7,000 万元,用于省直机关职工住房补贴,切实推动住房分配货币化。

省本级一般公共服务事务支出 156,080 万元,增支 25,780 万元,增长 19.8% ;加上补助市县支出 6,361 万元,共 162,441 万元。主要项目是:拨付 56,668 万元,用于行政单位政权建设、西部基层政权建设、其他党政工团单位事业发展、海洋管理、气象管理 等。

公共安全事务支出 71,100 万元,增支 10,482 万元,增长 17.3 % ;加上补助市县支出 16,351 万元,共 87,451 万元。主要项目是:拨付 39,347 万元,用于政法部门基础设施建设、公检法司装备购置、办案经费、监狱体制改革、安康医院建设、金盾工程和基层派出所建设等。

(三)支农惠农力度明显加大,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农林水事务支出 85,227 万元,增支 27,527 万元,增长 47.7% ;加上补助市县支出 84,510 万元,共 169,737 万元。主要项目是: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拨付 117,949 万元,用于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开发、耕地整理、农田整治、水利建设、沼气建设、乡村公路建设、病险水库治理和民房改造等。

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业发展。拨付 11,645 万元,用于扶持农业生产、动植物疫病防治、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生产、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等。

加大财政补助,增加农民收入。拨付 26,175 万元,用于扶持渔业生产、农机具和能繁母猪补贴、种粮农民柴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增支补贴、种粮农民直补、农村劳动力培训、大中型水库移民生活补助等。

支持防范农业风险,降低农户灾害损失。安排 1,600 万元,建立农业保险专项资金;拨付 1,503 万元,用于能繁母猪保费补贴;拨付 290 万元,用于香蕉过海补贴和冷库用电补贴,积极应对香蕉风波和保护我省蕉农利益。

(四)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丰富群众文体生活

教育事务支出 85,121 万元,增支 18,044 万元,增长 26.9% ;加上补助市县支出 13,264 万元,共 98,385 万元。主要项目是:

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发展我省基础教育创造良好条件。在 2006 年全部消除我省现有 D 级校舍危房的基础上,拨付 12,724 万元,用于中小学校舍维修和改造;拨付 2,852 万元用于全省教师培训和远程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截至 2007 年底,支持招聘特岗教师 595 名,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 3,411 所,建设培训基地 18 个,全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覆盖率达到 100% ;拨付 37,892 万元,增支 12,670 万元,增长 50.2% ,用于 两免一补 ,免除 135.55 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免费为 125.20 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提供教科书,补助 8.32 万名贫困寄宿生生活费;拨付 2,385 万元,用于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公用经费;追加安排 5,000 万元,用于全省 100 所薄弱中小学建设。

重点扶持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发展后劲。追加安排 17,836 万元,增支 15,634 万元,增长 7 倍,用于支持全省职业教育。主要项目是:支持省高级技工学校和省机电工程学校购置新校区;解决省华侨商业学校历史债务;补助省政法职业学院综合服务楼建设经费;建设 10 个市县职业教育中心,建设规模 4.18 万平方米;按每人每年 1,500 元的标准,资助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地区学生和城市困难学生共 66,998 名。借款 5,200 万元,用于建设琼台师范学校新校区体育馆和图书馆、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东教学楼、省商业学校扩大办学项目等。

支持高等教育发展,资助高校贫困学生。拨付 11,663 万元,用于支持海南大学和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合并、全省高校购置教仪设备和图书、重点学科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建立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专项资金;拨付 2,773 万元,用于设立普通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受奖学生 2,872 人,资助学生 19,892 人;通过出具还款承诺的方式,利用 31.5 亿元日元贷款,支持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医学院和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等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训工作。借款 3,000 万元,解决海南大学资金周转困难问题。

科学技术事务支出 10,657 万元,增支 2,028 万元,增长 23.5% ;加上补助市县支出 836 万元,共 11,493 万元。主要项目是:拨付 10,197 万元,用于科技三项费用、农业科技服务 110 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省十大科技成果示范推广、省属科研院所科研补助、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经费、科技进步奖励等。

文化体育与传媒事务支出 21,058 万元,增支 6,989 万元,增长 49.7% ;加上补助市县支出 2,922 万元,共 23,980 万元。主要项目是:拨付 12,104 万元,用于文化公园建设、兴建乡镇宣传文化中心、图书馆运营及设备补助、购置广播电视设备、开展 村村通 工程、支持运动健儿参加各项体育比赛、补助环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和《黄道婆》剧目等。另外从政府基金、彩票公益金中共安排 12,659 万元,用于文化公园建设、 2008 年奥运会备战、文化事业费和省体育中心运动场建设等。

(五)加大环保投入,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生态省建设

环境保护事务支出 26,685 万元,增支 4,991 万元,增长 23.0% ;加上补助市县支出 18,005 万元,共 44,690 万元。主要项目是:拨付 43,798 万元,用于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污水处理厂建设、生态补偿转移支出、铜鼓岭保护区建设、乐东采矿整治、退耕还林粮食补助和市县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建设等。

另外,从农林水事务支出中安排 18,332 万元,用于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海防林建设、速生丰产林良种繁育、椰心叶甲防治等;从政府性基金中安排 4,000 万元,用于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建设。

(六)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卫生建设,支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

医疗卫生事务支出 36,408 万元,增支 9,579 万元,增长 35.7% ;加上补助市县支出 22,083 万元,共 58,491 万元。主要项目是:

加强疾病防治,改善全省公共卫生服务条件。拨付 13,527 万元,用于全省卫生监督机构装备购置、 120 紧急救援中心建设、市县医疗救治能力建设、防疫免疫、公务员医疗保健、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平价医疗补助等。

加强农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 新农合 )。拨付 14,611 万元,增支 5,914 万元,增长 68.0% ,用于新农合。共有 454.42 万农民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 91.2% ,共有 101.14 万人次获得新农合补偿,缓解了农民 看病贵、就医难 问题;拨付 3,160 万元,用于开展农村医疗救助和资助困难群众参加新农合;拨付 6,692 万元,基本完成 308 个乡镇卫生院 一无三配套 改造任务;拨付 2,000 万元,用于配套李嘉诚基金会捐助海南农村卫生 七个一 项目建设。   

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拨付 2,192 万元,用于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补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能力建设和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等。海口、三亚、屯昌、东方等 4 个试点市县共 47.9 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合率达 94.3% ;全省共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87 家,覆盖城区居民 117 万人,占应覆盖城区居民的 54.0%

(七)增加社会保障投入,落实财政补贴政策,维护社会稳

社会保障和就业事务支出 123,077 万元,增支 26,941 万元,增长 28.0% ;加上补助市县支出 83,196 万元,共 206,273 万元。主要项目是:拨付 186,631 万元,增支 34,344 万元,增长 22.6% ,用于确保 32.8 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部分军队退役人员基本养老金、 168,309 名城市低保对象和 169,736 名农村低保对象补助费按时足额发放,扶持城镇 7.2 万人就业和 3.0 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 3.9 万人和扶持转移就业 7.2 万人,解决灾区群众因灾临时生活困难问题,解决华侨农场归难侨养老、医疗等历史问题,安排 2.5 万名各类优抚安置对象优待抚恤费、 5,325 名部分军队参战和参加核试验退役人员补助费等。

(八)服务发展和改革大局,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拨付 181,941 万元,用于公路、桥梁、渡口、客运站等建设、改造和养护;拨付 9,140 万元,用于小城镇建设、城乡供水及配套管网工程和城市维护建设;拨付 90,000 万元,用于洋浦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拨付 65,385 万元,用于东环铁路建设;拨付 6,000 万元用于海口市国际会展中心建设;安排借款 30,000 万元,用于海口市保税区基础设施建设;安排借款 2,000 万元,用于定安县塔岭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安排借款 3,000 万元,用于万宁市神州半岛供水项目建设;将原用于解决临高县和邦炼油厂历史遗留问题的 2,500 万元借款展期 5 年。

支持旅游宣传促销年活动,促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加快发展。拨付 1,353 万元,用于参加俄罗斯中国年和其他各种交易博览会、申报国际旅游岛、举办海南岛欢乐节和开展国外媒体促销活动等。

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点行业发展。拨付 13,947 万元,用于支持省属国有企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航权开放等。

落实石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机制,扶持公益事业发展。拨付 30,646 万元,增支 13,594 万元,增长 79.7 %,用于渔业、农村道路客运、城市出租车、城市公交等油价补贴。

(九)支持化解历史遗留问题,足额拨付偿债资金,防范财政风险

拨付 14,825 万元,用于补充偿债准备金、公益性国债转贷项目的还本付息和消化粮食挂账等;用足用好财政部债务减免优惠政策,拨付 8,493 万元,按时偿还 11 个国外贷款项目到期债务,获得债务减免 5,000 万元;拨付 2,400 万元,提前清偿五指山市和保亭县 2 个外国政府贷款项目未到期债务,规避了欧元升值汇率风险;协助省交通运输厅完成高速公路 2 个日元贷款项目货币掉期业务,节省 110 万元的财务成本;拨付 5,000 万元,帮助解决农垦社会事业历史欠帐。

(十)完善转移支付体系,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完善海南转移支付体系,加大对市县扶持力度。省对 市县财力性转移支付 712,370 万元,增加 197,773 万元,增长 38.4 %,快于省级财力增长速度。主要项目是:税收返还 100,881 万元;体制补助 44,695 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 87,363 万元;民族地区转移支付 25,282 万元;调资转移支付 215,356 万元;农村义务教育补助支出 31,527 万元;农村税费改革补助支出 68,416 万元;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转移支付 26,257 万元;结算补助支出 4,938 万元;其他财力性转移支付 11,655 万元;专项转移支付 96,000 万元。

省本级一般预算执行中中央追加和超收共新增可用财力 179,542 万元。其中,财力性转移支付 61,174 万元,占 34.1% ;用于教育、支农、医疗、社保等民生项目支出 75,523 万元,占 42.1%

(十一)深化改革,努力构建财政运行新机制

2007 年,不断加强财政管理,继续深化财政改革,成效显著。出台新的财政体制调整方案,进一步理顺省与市县政府间的财政关系;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顺利推进,部门预算编制更加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改革开展顺利,完成了对 4,512 家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着手制度建设和系统建设,初步建立起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框架;琼海市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通过验收,全省地方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和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清理核实工作基本完成;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不断推进,全省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市县达到 11 个,基本实现年初预定目标;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工作再上新台阶,在全国率先实现联网范围覆盖全省;会计集中核算改革继续深化,正式启动省本级预算单位财务信息汇总和综合财务分析工作;非税收入收缴方式实现银行卡 POS 刷卡电子化缴款,这项全国首创的改革标志着我省非税收入管理迈出了新步伐;金财工程有序运行, GFMIS 功能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丰富;政府采购、工资统发等一系列财政改革稳步推进,财政运行机制更加完善。

2007 年海南财政工作虽然成效突出。但是,财政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项目支出进度仍然缓慢,尽管加大了支出力度,但项目准备不足,启动存在瓶颈,支出难度较大;二是加大了民生投入力度,但医疗、低保标准较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欠账仍多;三是财经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四是县域经济发展推动市县财政收入增加,但发展不平衡状态仍然存在,部分市县财政自给率低,财政困难依赖上级补助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发展经济,深化财政改革,提升管理水平,逐步加以解决。

二、 2008 年全省和省本级预算安排情况

2008 年省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总体要求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省第五次党代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生态立省、开放强省、产业富省、实干兴省的要求,保障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重大改革和重点项目建设,支持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大民生和社会事业投入,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促进海南又好又快发展。

2008 年全省和省本级预算安排目标:

全省地方财政收入(仅指一般预算收入,下同) 1,244,970 万元,增长 15.0 % (与 2007 年完成数相比,下同);加上转移性收入 1,779,863 万元(其中,中央补助收入 1,393,838 万元、调入资金 5,793 万元、上年结余结转 380,232 万元),全省财政总收入 3,024,833 万元。全省地方财政支出(仅指一般预算支出,下同) 2,989,464 万元,增长 21.8% ;加上转移性支出 35,369 万元(其中,上解中央支出 28,569 万元、调出资金 2,000 万元、结余结转 4,800 万元),全省财政总支出 3,024,833 万元。

全省基金预算收入 507,890 万元,增长 15.0% ;加上基金转移性收入 108,212 万元(其中,中央补助收入 19,414 万元、调入资金 2,000 万元、上年结余 86,798 万元),全省基金总收入 616,102 万元。全省基金预算支出 591,211 万元,增长 42.9% ;加上基金结余 24,891 万元,全省基金总支出 616,102 万元。 2008 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和基金预算收入合计为 1,752,860 万元,增长 15.0%

省本级地方财政收入 470,340 万元,增长 25.9% (与 2007 年完成数相比,下同),同口径增长 15.0% (同口径指考虑体制调整因素,下同);加上转移性收入 1,632,511 万元(其中,中央补助收入 1,393,838 万元、市县上解收入 15,436 万元、调入资金 5,793 万元、上年结余结转 217,444 万元),省本级财政总收入 2,102,851 万元。省本级地方财政支出 888,265 万元,增长 15.0% ;加上转移性支出 1,214,586 万元(其中,上解中央支出 28,569 万元、补助市县支出 1,185,911 万元、结余结转 106 万元),省本级财政总支出 2,102,851 万元。

省本级基金预算收入 263,992 万元,增长 3.1% (主要受东环铁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减少影响);加上基金转移性收入 61,236 万元(其中,中央基金补助收入 19,414 万元、上年结余结转收入 41,822 万元),省本级基金总收入 325,228 万元。省本级基金预算支出 285,766 万元,增长 25.0 % ;加上转移性支出 39,462 万元(其中,基金补助支出 37,161 万元、基金结余 2,301 万元),省本级基金总支出 325,228 万元。

2008 年省本级预算安排体现了 三促三保 (即 促发展、促改革、促开放;保民生、保稳定、保生态 )的总体要求,符合公共财政的方向。 2008 年省本级预算财力(指财政总收入中可以通过年初预算统筹安排的资金,不包括中央财政专项补助和上年结转) 1,318,301 万元。其中,基本支出 193,181 万元,占 14.7% ;项目支出 336,609 万元,占 25.5% ;上解中央支出 28,569 万元,占 2.2% ;省对市县财力性补助 759,836 万元,占 57.6% ;结余 106 万元。省本级预算财力主要安排情况是:

(一)继续加大支农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农林水事务支出安排 44,295 万元(含该科目中安排的基本支出,不含政府性基金,下同),比上年预算数增加 8,064 万元(下同),增长 22.3 % 。主要项目是:安排 6,342 万元,用于配套中央资金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提高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安排 5,590 万元,用于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小型水源及灌区配套改造和防汛抗旱等项目;安排 3,275 万元,用于农村改水改厕、民族地区民房改造、农机具购置补贴、良种良苗补贴等项目;安排 1,900 万元,用于支农救灾款和大宗农产品保险费补助;安排 1,246 万元,用于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配套;安排 2,000 万元,建立支农资金整合平台,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安排 1,900 万元,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加工园区建设和办好 海交会 ;安排 2,000 万元,用于食品、农业生产资料物价调控专项经费;安排 1,115 万元,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另外,从地方水利建设基金中安排 3,943 万元,用于我省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

(二)确保教育支出,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教育支出安排 100,487 万元(含省对市县转移性支出 33,638 万元),增加 32,796 万元,增长 48.4% 。主要项目有:

一是义务教育支出安排 33,625 万元,增加 9,877 万元,增长 41.6% 。其中,安排 10,000 万元(另从 2007 年结转 10,000 万元,共安排 20,000 万元),用于对市县清偿农村义务教育 普九 政府性债务奖补支出。安排 20,528 万元,用于支持建立义务教育经费长效保障机制:免除全省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提高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小学年生均 68.5 元,比上年 18 元增加 50.5 元,中学年生均 127.5 元,比上年 25 元增加 102.5 元;提高全省公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标准,小学年生均 90 元,比上年 70 元增加 20 元,中学年生均 180 元,比上年 140 元增加 40 元;扩大全省贫困寄宿生补助人数,安排 14.1 万人,比上年 8.2 万人增加 5.9 万人;提高寄宿生补助标准,小学年生均 500 元,比上年 300 元增加 200 元,中学年生均 750 元,比上年 300 元增加 450 元。安排 826 万元 ,用于实施 园丁工程 、顶岗支教、脱产培训等教师培训项目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安排 880 万元,用于农村中小学特设岗位教师专项配套经费。安排 400 万元,用于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购置。安排 1,000 万元用于开展教育扶贫移民工作( 2007 年已追加安排 8,000 万元,全部结转 2008 年使用)。

二是职业教育支出安排 31,396 万元,增加 17,024 万元,增长 118.5% 。其中,安排 12,712 万元,用于职业学校综合定额经费;安排 4,090 万元,用于省级 5 所示范性职业学校和实训基地建设;安排 2,110 万元,用于第二批 6 个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安排 5,415 万元,用于职业学校学生资助;安排 947 万元,用于职业学校教学仪器设备购置;新增安排 500 万元,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

三是高等教育支出安排 26,116 万元,增加 4,249 万元,增长 19.4% 。其中,安排 1,100 万元,用于桂林洋高校园区建设贷款贴息;安排 3,700 万元,用于国家助学贷款贴息及风险补偿金、高校贫困学生奖助学金和省级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安排 19,563 万元,增加 2,448 万元,用于高校综合定额并适当提高标准。

(三)落实社会保障政策,解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 51,168 万元(含省对市县转移性支出 6,170 万元),增加 21,464 万元,增长 72.3% 。主要项目是:安排 3,500 万元,用于将家庭人均年收入 720 元以下的绝对贫困户,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并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安排 4,477 万元,用于 16.8 万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并适当提高标准(月人均 93 元,比上年 62 元增加 31 元);安排 1,588 万元,用于革命军人死亡抚恤、在乡复员军人及退伍军人生活补助、参战和参加核试验退役人员经费补助;安排 1,961 万元,用于军转干部提标及公益性岗位补差、 三无 精神病人生活医疗护理补助,并将精神病人生活医疗护理补助标准由原来月人均 800 元提高到 1,200 元;安排 4,619 万元,用于补助各市县省属困难企业和华侨农场下划后分离办社会职能增加支出;安排 2,000 万元(另从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中安排 700 万元,共安排 2,700 万元),用于支持市县廉租房建设;安排 1,000 万元用于抚恤救灾支出。另外,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安排 687 万元,支持提高残疾人劳动技能,促进就业。

(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城乡医疗服务水平

医疗卫生支出安排 37,634 万元,增加 11,080 万元,增长 41.7% 。主要项目是:安排 13,248 万元,将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提高 1 倍,进一步扩大农民参合率;安排 2,614 万元,全面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从 2007 4 个试点市县扩大到全省范围,参保居民将从 47.9 万人扩大到 199 万人;安排 4,795 万元,用于省本级离休干部医药费、省驻市县国有单位医疗保险缺口补助和省本级公务员医疗补助;安排 1,028 万元,用于社区卫生、儿童计划免疫、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安排 1,050 万元,用于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医务及乡镇卫技人员培训等项目。

(五)支持科技创新,繁荣文化体育事业

科学技术支出安排 7,542 万元,增加 1,156 万元,增长 18.1% 。主要项目是:安排 2,830 万元,用于设立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重大科技研发、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及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及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安排 1,182 万元,用于科技三项费用、科技进步奖励、 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 等项目。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安排 18,672 万元,增加 7,882 万元,增长 73.1% 。主要项目是:安排 5,155 万元,用于省图书馆、省博物馆后期建设、开馆运行和文化艺术中心前期建设以及开展第三次全省文物普查工作;安排 800 万元,用于举办第三届省运会、开展奥运火炬传递活动和省健身中心运行费用;安排 1,194 万元,用于补助市县转播省广播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和开展文化资源共享试点,实施 村村通 广播电视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另外,从文化事业费中安排 7,919 万元,用于乡镇文化站、民族博物馆等建设。

(六)加大环境保护投入,打造绿色之岛

安排环境保护支出 12,519 万元(含省对市县生态保护转移支付 4,000 万元),增加 6,593 万元,增长 112.6% 。其中,安排 5,000 万元,用于支持市县加快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安排 583 万元,用于开展污染源普查;安排专项支出 14,174 万元,用于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土地普查、矿产戡查、污染控制、地质环境和灾害治理等项目;安排 4,000 万元,用于生态保护专项转移支付,对市县履行生态保护做出的牺牲给予适当财力补偿;安排 1,000 万元(另从森林植被恢复费政府性基金中安排 500 万元,共安排 1,500 万元)用于推进海防林建设,构筑环岛生态屏障;安排 1,953 万元,用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安排 893 万元,支持 4 个市县开展林权改革试点;安排 2,445 万元,用于支持天然林保护工程、速生丰产林良种繁育和椰心叶甲防治等林业重点工程;安排 600 万元,用于支持市县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另外,从森林植被恢复费中安排 6,320 万元,用于开发建设占用林地后异地林地恢复。

(七)夯实发展基础,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

安排交通运输支出 150,260 万元(含从公路建设基金中安排的支出 131,836 万元),增加 26,366 万元,增长 21.3% ,用于完善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其中,安排 37,112 万元,用于我省公路维修养护;安排 73,771 万元,用于公路建设贷款还本付息;安排 7,800 万元,积极支持航权开放和航空、铁路企业发展;安排 8,476 万元,用于东环铁路项目资本金注入;安排 23,000 万元,用于我省重点基建项目建设;安排 3,600 万元,用于国债资金还贷付息;安排 1,500 万元,用于小城镇建设规划;安排 4,206 万元,转入工业发展资金;安排 1,000 万元,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安排 500 万元,用于设立招商引资奖励资金;安排 600 万元,用于开展微电子和软件产业前期工作;安排 30,000 万元,支持洋浦保税港区建设;安排 2,000 万元,支持海口保税区建设。另外,从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入中安排 131,975 万元,用于东环铁路建设配套的征地补偿款、贷款贴息以及其他全省受益的重点项目建设。

(八)加强政权建设,化解历史遗留问题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和公共安全支出安排 201,797 万元,增加 51,462 万元,增长 34.2% 。主要项目是:安排 1,210 万元,用于开展全省农村党员干部、县处级干部、妇女干部和哲学社会科学骨干培训工作;安排 1,309 万元,用于中央政法专项资金配套和办案经费;安排 1,000 万元,用于禁毒工作和戒毒农场建设;安排 5,000 万元,对全省乡镇政权、行政村运转和村干部给予补助;安排 20,793 万元,用于偿还人民银行总行贷款本金,化解信托遗留问题;安排 3,027 万元,用于补充粮食风险基金和消化新增粮食挂帐;安排 20,000 万元,用于补充偿债风险准备金;安排 5,000 万元,支持农垦改革。

(九)加大对市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市县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

省对市县财力性补助支出 759,836 万元,增加 219,553 万元,增长 40.6% 。主要项目是:省对市县税收返还 104,609 万元,增加 7,540 万元;体制补助 79,430 万元,增加 34,735 万元;省对市县一般性转移支付 94,000 万元,增加 49,137 万元;民族地区转移支付 21,871 万元,增加 6,437 万元;农村义务教育补助支出 44,764 万元,增加 25,713 万元(含中央财力性补助 24,236 万元);调资转移支付 246,595 万元,增加 58,970 元;农村税费改革补助支出 67,684 万元,增加 732 万元;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转移支付 28,850 万元,增加 8,785 万元;结算补助支出 4,938 万元,增加 315 万元;其他财力性转移支付 13,349 万元,增加 7,443 万元;专项转移支付 53,746 万元,增加 19,746 万元。

三、完成 2008 年财政收支预算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狠抓收支管理,全面提高预算执行质量

2008 年我省面临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等政策性变化,财政收入增长的不确定因素增加,要加强宏观政策和经济运行分析,深入研究重要经济增长点和新的税源税基,密切跟踪省与市县分税制财政体制调整对经济带来的影响,重点监控市县经济的均衡发展以及财政的平衡运行,做好财力评估与收入态势预测,更加科学、合理地组织和分配财力,并为省委、省政府的决策提供依据。

在突出抓好税收动态管理和非税收入征管,确保完成全年预算收入任务的前提下,集中力量抓好支出管理,力求破解困扰多年的支出进度缓慢的难题。要坚决落实关于预算执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对支出管理的约束与考核,对内明确责任,对外加紧督促,与预算部门一起共同促进项目实施,加快用款进度。要创新支出方式,打破框框,统筹安排,支持预算部门进行项目与资金整合,集中财力支持条件成熟的项目,逐个把事情办成办好。要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问效,逐步建立起奖罚并重的激励机制,将资金支持力度与预算执行效果紧密联系,充分调动预算部门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进一步做大财政经济蛋糕

全力支持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继续推进省第五次党代会部署的各项改革,特别是要支持洋浦保税港区建设,促进现代工业发展,提升我省经济总量;支持农垦体制改革,积极做好农垦下划我省管理后的财政管理工作,把农垦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提升旅游产业的财政贡献率;支持国有企业改革,盘活企业资产,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收益。要按照 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 的发展战略,创新财税政策的有效实施方式,采取财政贴息、适当补助、税费减免等手段,支持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要积极构建金融平台,通过财政引领手段,拓宽融资渠道,引导更多资金支持海南开发建设。要继续规范财税优惠政策,用好地方税政管辖权,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三)优化支出结构,更加重视改善民生

要坚决执行党的十七大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方面提出的目标要求,毫不动摇地在保民生、保稳定上做文章。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巩固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要坚持教育发展优先,不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重点支持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教育扶贫移民和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积极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继续支持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建设。要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机制和补偿方案,提高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在总结验收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推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在全省全面铺开。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消费品价格上涨动态补贴制度和临时救助制度,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低保标准,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支持廉租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要完善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政策,积极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要支持化解影响我省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以及重大历史遗留问题,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四)支持建立生态保护长效机制,促进可持续发展

要加大环保投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完善生态性转移支付办法,健全生态保护的支持保障机制和生态保护综合补偿机制,鼓励市县在经济发展大局中始终致力于生态保护。要支持构筑全省生态安全体系,扎实推进海防林建设,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以及自然保护区工程。要加大对城镇废水、垃圾处理项目的投入,支持重点区域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境污染治理能力以及加强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监管能力建设。要加快制定和落实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积极向中央争取可再生能源资金、建筑节能资金、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等,为实现我省节能降耗目标提供资金保障。要继续支持村庄建设规划和改善村庄公共环境,推动文明生态村建设,引导农民美化家园。

(五)强化财政管理,完善财政运行机制

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求,强化依法理财,在健全财政体制、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监督、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方面下功夫。要坚决执行财政体制调整政策,确保 2008 年按照新体制划库。要调整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健全市县财政发展转移支付,指导市县理顺县乡财政分配关系,提高基层财政保障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应用、财税库银联网、政府采购、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等改革和金财工程建设,重点加强市县的推广工作,不断加快改革步伐。要在全省全面推开农村综合改革,并积极推进地方国有农场配套改革。要配合财政改革,努力探索建立稳定、长效的财政监督新机制,重点加强对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较大的专项资金的检查力度,查处违法行为,维护财经秩序,规范财政管理。

各位代表, 2008 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全面完成预算收支任务,推动海南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责任重大。我们决心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全局,发扬成绩,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为构建和谐海南,促进海南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地址:海口市国兴大道69号海南广场人大办公楼

技术支持:13387486404 0898-66860980(工作日8:00-12:00 14:30-17:30)

琼ICP备14001308号 邮编:570203

琼公网安备 460000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