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天涯海角

关于海南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作者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辑 :来源 :未知发布时间 :2011年11月17日


——2011年2月21日在海南省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受省政府委托,现将海南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是国际旅游岛建设开局之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实施扩内需“一揽子”计划、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国家制定“十二五”规划三大机遇,克服特大洪涝灾害的影响,超额完成了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计划任务,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表1 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 标 名 称 单 位 2010年
预期增长(%) 2010年实际完成 “十一五”
规划预期 “十一五” 实际年均增长(%)
绝对额 增长(%) “十一五”末绝对额 年均增长(%)
一、全省生产总值 亿 元 10.0以上 2052.12 15.8 1392 9.0 13.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亿 元 7.5 539.32 6.3 403 6.0 7.7
第二产业增加值 亿 元 10.0 566.55 19.2 439 14.0 16.1
#工业增加值 亿 元 8.0 380.76 17.6 348 16.0 15.9
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 元 11.5 946.25 19.6 550 8.0 15.6
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 元 25.0 1331.46 32.8 575 9.0 25.8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 元 18.0 623.82 19.5 414 11.0 18.2
四、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 103左右 104.8 累计涨幅5%左右 累计涨幅18.5%
五、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8.0 108.02 21.2 50 12.7 33.0
其中:出口总额 亿美元 8.0 23.91 25.8 16 10.0 18.5
六、实际利用外资 亿美元 16.0 15.23 61.5 13 14.5 16.6
七、接待游客过夜人数 万人次 15.0 2587.34 15.0 2210 8.0 11.3
旅游收入 亿 元 16.6 257.63 21.7 202 12.0 15.6
八、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亿 元 14.0以上 271.06 52.1 150 13.0 31.6
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8.0 15581 13.3 11887 8.0 13.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元 7.5 5275 11.2 4020 6.0 11.9
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 人 8 9.3 年均4 8.8
城镇登记失业率 % 4以内 3.0 4.5 3.5
十一、人口自然增长率 ‰ 9.27以下 8.91 9.27 8.93
十二、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吨标煤 0.81 完成国家
下达目标 — -2.5 完成国家
下达目标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 万 吨 9.5以内 — —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 万 吨 4.4以内 — —

——全省生产总值2052.12亿元、增长15.8%,高于年度预期目标5.8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增加值完成946.25亿元、增长19.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0%。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1.06亿元、增长52.1%,高于年度预期目标38.1个百分点。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1.46亿元、增长32.8%,高于年度预期目标7.8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3.82亿元、增长19.5%,高于年度预期目标1.5个百分点。
——进出口总额108.02亿美元、增长21.2 %,高于年度预期目标13.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3.91亿美元、增长25.8%,高于年度预期目标17.8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104.8%,比年度控制目标高1.8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581元和5275元,分别增长13.3%和11.2%,分别高于年度预期目标5.3和3.7个百分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91‰,实现年度预期目标。
     (一)国际旅游岛建设开局良好,国家支持政策相继落地实施。一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基本蓝图和行动纲领。二是境外游客购物退税实施方案和离岛免税政策研究报告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复。境外游客购物退税政策已于2011年1月1日开始试点,购物离岛免税政策的实施正在积极准备中。三亚海棠湾国际免税城启动建设。三是新的免签证政策已经实施,增加了5个免签证国家,放宽了3个国家的组团人数和入境停留时间,大大提高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出入境的便利性。四是推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落地,我省8个民族市县由“比照”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转为“全面”享受。五是中央财政支持国际旅游岛建设年度专项补助10亿元已到位,为搭建国际旅游岛投融资平台创造有利条件。六是颁布实施《海南省游艇管理试行办法》,在游艇管理政策上实现了一系列突破,为发展旅游新业态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条件。七是体育娱乐视频电子即开彩票和电话销售体育彩票分别获得国家相关部委的批准。
    (二)扩大内需成效明显,投资和消费增长强劲。一是全力争取国家投资。全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资金32.18亿元,中央代我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5亿元。四批中央扩内需投资项目进展顺利,省、市县和企业配套资金155.28亿元全部落实,我省负责实施的610个项目开工建设604个、开工率99%,累计完成投资195.11亿元,占总投资计划的96%,一批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节能环保和技改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完善了基础设施,优化了产业结构,改善了民生和环境。二是把扩大投资上项目作为关键抓手,全省投资总规模上了新台阶。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31.46亿元、增长32.8%,增幅连续三年超过30%。137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53.6亿元、增长13.9%,新开工项目34个、增长54.5%。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东环高速铁路开通,160万吨造纸一期、100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中航特玻一期、80万吨甲醇、威隆造船一期等一批项目建成,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医疗区主体结构封顶,大广坝二期、电网建设工程、三亚绕城公路、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国道海榆西线改造、文昌清澜大桥、洋浦深水航道及岸滩整治、海南国际会展中心、海南生态软件园和一批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进入投资高峰期。推动了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项目开工建设:昌江核电、东方电厂二期、文昌航天主题公园、中海油精细化工、30万箱红塔卷烟、200万头生猪肉联加工、国家南繁种子检验检疫中心、中国建材三新产业园等项目陆续开工。西环高速铁路、万宁奥特莱斯购物中心等项目奠基。红岭水利枢纽项目获批,即将开工。博鳌机场进入立项审批程序,世界级工程琼州海峡跨海通道有望列为国家“十二五”开工项目,6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海南电网跨海联网二期和国家洋浦石油储备基地项目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洋浦30万吨级原油码头及配套储运设施项目已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三是狠抓扩大消费需求政策的落实。提高城镇低收入群体补贴标准,加快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实施更加优惠、范围更广的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的政策,进一步扩大了消费需求。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23.82亿元、增长19.5%。扩大了住房、汽车、通讯器材、家电等消费,销售额分别增长112.4%、50.8%、40.8%、42.6%。销售家电下乡产品35.26万台(件)、增加1.2倍,汽车、摩托车下乡产品累计销售7.85万台、增长46%。
     (三)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三次产业比重为26.3:27.6:46.1。
图表6 2005-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一是旅游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不断创新和丰富旅游产品。国家海岸海棠湾已有16家五星级标准酒店动工建设,2家五星级酒店开业,具有购物、娱乐、医疗等多功能的国际旅游度假区初具规模。龙沐湾、棋子湾等一批高水准旅游度假区开工建设,澄迈福山等一批特色风情小镇加快建设。邮轮、游艇、高尔夫、房车、中医养生等旅游新业态,整体蓄势待发。推出豪华邮轮三亚出境旅游、西线旅游等旅游新产品。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旅游门户网站、游客到访中心、公共咨询服务系统、旅游标识牌等加快建设。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城乡卫生综合整治和打击黑车黑导、欺客宰客等旅游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开始探索和建立依法依规的旅游管理长效机制。特别是节假日、黄金周酒店房价监管受到了业内和游客的欢迎。全面实施旅游厕所三年建设规划,在主要景区、景点、交通干道及城区改造新建了702座旅游厕所。全年全省接待过夜游客人数2587.34万人次、增长15.0%;旅游收入257.63亿元、增长21.7%。二是房地产业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受国际旅游岛建设政策效应影响,我省房地产市场出现量价齐升的局面,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把确保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作为重大责任,果断作出了“暂停商业性土地出让、暂停审批新的商品房开发项目”的决定。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控,建立市场动态监测机制及信息披露机制,确保了市场规范有序发展。出台了《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通知的实施意见》和《海南省房地产业发展战略与中长期规划》,优化房地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房地产,使房地产业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67.87亿元、增长62.5%,商品房销售面积854.73万平方米、增长52.3%,商品房销售额746.61亿元、增长112.4%。三是围绕建设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目标,积极发展热带现代农业。深入实施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全年共落实各项惠农补贴13.7亿元,比上年增加3.5亿元。克服特大洪涝灾害的影响,去冬今春抢种扩种冬季瓜菜263万亩,比上年增加24万亩,并建立了一套市场监管、质量检测和冷藏运销的保障体系,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新增设施大棚3万亩,新增预冷库容量3万吨,农产品保鲜能力已达到320万吨。省现代农业检验检测预测预警防控中心加快建设,13个瓜菜田头综合服务站建成投入使用。推进南繁育制种基地建设,落实1.6万亩南繁科研用地。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落户定安塔岭、屯昌屯城、琼中湾岭、昌江太坡四个农产品加工区的企业达44家,完成投资10亿元。环渤海(海南)热带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中商农产品交易中心市场一期建成。海南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与天津、河北等15个省市区开展合作,推进建立南菜北运稳定渠道。“冬交会”签订农产品订单565.02万吨,成交金额226.94亿元,比上一届分别增长11.8%、28.2%。继续实施中部农民三年增收计划,省财政投入1亿元,实行扶持资金打捆,集中投向带动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项目上,琼中桑蚕加工、白沙竹笋加工、保亭什玲鸡等一批农民增收项目顺利实施。全年农业实现增加值539.32亿元、增长6.3%,瓜菜、水果、畜牧业、渔业等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72 %。四是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把扶持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作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关键,有力促进了新能源、新型建材、软件外包、文化创意、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产业的发展。东软、英利、汉能、灵狮、惠普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先后落户海南。34家企业入驻海口药谷、143家企业入驻海南生态软件园、三亚创意产业园16个项目签约,高新技术园区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中航特玻一期、英利太阳能电池一期、6万吨生物柴油以及一批风力发电项目已竣工投产;中航特玻和英利太阳能电池扩能工程又在抓紧建设;惠普、东软等信息产业基地和灵狮创意产业基地正抓紧前期准备。“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战略效应不断显现,一汽海马、金海桨纸、海南矿业、中海油化学、海宇锡板等企业生产较大幅度增长,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的加快增长。全年工业实现增加值380.76亿元、增长17.6%,增速同比提高10.2个百分点。
    及时出台了优化产业结构的扶持政策,争取并下达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以及工业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中央资金约1亿元,扶持重点产业技术改造和重点企业产业结构调整。运用财政贴息,安排45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撬动中小企业担保贷款16.5亿元;安排7700万元贴息,撬动农村小额贷款27.7亿元,受益农民29万户,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上发挥了重要的政策效应。研究制定了《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海南省目录》,经省政府同意,已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审批。
   (四)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节能减排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财政收入创历史最好水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71.06亿元、增长52.1%,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13.2%,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二是金融运行健康稳定。12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217.3亿元、增长32.8%,各项贷款余额2509.7亿元、增长29.3%。银行金融机构盈利61.2亿元、增长51.9%,跨省资金累计净流入1085亿元。三是企业效益大幅提高。列入监测的420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7.28亿元、增长 31.1%,综合效益指数310.5%、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四是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生态文明示范省建设持续推进。25个污水处理厂和19个垃圾处理项目建成运营,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和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86%和70%。淘汰小钢铁产能40万吨、小水泥171万吨及一批实心粘土砖等落后产能。总装机25万千瓦的风电项目即将全部竣工,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52个、农户用沼气池1.9万个。推广201万只财政补贴节能灯,每年可节电2.8亿度、节约标煤9.8万吨。推广并新增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面积610万平方米。完善生态补偿投入机制,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对中部山区生态补偿3.58亿元,完成造林23万亩,完成928公里海岸线合拢,森林覆盖率达到60.2%。
   (五)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进展,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不断坚持改革开放,去年确定的11项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国际国内合作进一步加强,增强了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一是重点改革继续深化。农垦总公司与农垦总局实现政企分开,27个气象台站、3所农垦直属中学、民政职能全部移交地方,农场管理属地化试点正式启动。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完成,已有55万农户领到林权证,发证率97%。全省社保费征管及地税农税体制调整改革全面完成,进一步理顺了社保基金征缴和地税农税体制。出台了扶持农信社改革发展的10条政策。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前一年实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省覆盖,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了23%,实现了政府主导的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和交易。三亚市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将在服务业的诸多方面先行先试。同时,海南橡胶成功上市,海南航空完成定向增发,康芝药业在创业板上市,四环药业在香港上市、筹集到7.41亿美元资金,组建了省建设集团、水电集团等公司,完成省林业总公司改制。二是扩大开放和区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成功举办了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观澜湖高尔夫世界明星邀请赛等重要会议和国际赛事,推动国际数学论坛落户三亚。精心组织参与“环渤海”经贸会、上海世博会海南周、香港现代服务业推介会、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论坛等重大经贸活动,分别与广东、福建、天津等省市,国家有关部委和国电、南航、港中旅等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旅游、农业、金融、教育、航空和商贸等领域加强互利合作,既提升了海南对外开放的形象,也拓展了未来发展空间。
    (六)突出重点普惠民生,发展成果及时让群众受益。省委省政府年初确定的为民办实事十大工程45个项目全面完成,富民强岛的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全年我省民生总投入309.1亿元,占地方一般预算支出的53.4%,新增财力的86.4%和市县上缴土地出让金的65.7%投向了民生,投入力度之大、受益群众之多前所未有。头号民生工程保障性住房方面,已开工12.63万套、1057.2万平方米,占计划套数的125.2%,已竣工7.4万套、561.7万平方米。其中,开工建设廉租住房0.81万套、40.73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4.42万套、436.3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0.24万套、13.18万平方米,垦区职工危房改造2.41万户,农村危房改造1.95万户。筹集资金2.39亿元用于库区移民危房改造,东方市报白村333户库区移民全部搬进新居。就业方面,开发公益性岗位5025个,城镇新增就业9.3万人。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9万人。帮助困难就业人员就业0.84万人,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5%,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5%。社会事业方面,继续实施教育扶贫移民工程,新建成9所思源实验学校,新招5500名偏远、贫困和生态核心区的中小学生进城就读。全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6%。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得到进一步提升,中职年招生 6.2万人,在校生达17万人。海南大学“211”工程建设加快,桂林洋高校新区入驻学生达3.3万人。完成了中西部农村139所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加快推进369所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和5个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新建扩建3个特殊教育学校。积极推进全省文化共享工程,建立省分中心、20个市县支中心、204个乡镇基层服务点和2554个行政村基层服务点,基本实现服务网络全省覆盖。农家书屋等六大文化惠民工程取得新成效,省歌舞剧院正式落成启用,惠民演出季、迎新艺术节为6.6万群众免费演出近百场。与香港言爱基金会共建的省眼耳鼻喉科医院开工,填补了海南三级专科医院的空白。省保健中心建成开业,省人民医院扩建一期、省中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医疗综合楼、海口市中医院综合楼建设基本完成,文昌市人民医院搬迁扩建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村卫生室覆盖率达到90%。继续实施“亮睛工程”,基本实现无白内障盲省的目标。社会保障方面,全面推行财政惠民补贴“一卡通”,累计发放补贴资金5.06亿元,惠及城乡居民173万人次。在全国率先全面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55万60岁以上农民领到了养老金,发放率达99.7%;16~59岁农村居民参保率达81%。投入18.1亿元用于提高全省财政供养人员的特区津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上调200元,20万低工资收入群体直接受益。35.95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增加175元。实施城乡低收入群体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累计发放补贴1.9亿元,90万群众受益,有效缓解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开展城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试点工作,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统筹地区基本实现了医疗费用即时结算。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合作扩大至7个省(市、自治区)。实现流动就业人员医保关系在省内统筹区间转移接续。此外,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被征地农民和市民的补偿力度,强化被征地农民和市民的社会保障,昌江核电、海口旧城改造、三亚旧城改造等一批重大项目实现和谐拆迁。
    (七)全力以赴抗洪救灾,灾后重建工作成效明显。去年10月,我省遭受了历史罕见的持续强降雨袭击,在中央的关心支持下,全省军民奋起抗灾,共筹集资金21.5亿元用于灾民生活救助及倒塌民房重建,先后转移安置受灾群众60.57万人。抢修并迅速恢复了因灾中断的交通、供电、通讯、自来水、天然气供应,保证了灾区群众生产和生活的迅速恢复与重建,旅游景区(点)接待能力迅速恢复到灾前水平。
    (八)科学编制一批重点规划,描绘海南长远发展蓝图。坚持用规划引领海南发展,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工作顺利推进,并积极与国家有关部委进行沟通衔接,海南国际旅游岛、琼州海峡跨海通道、昌江核电、红岭水利枢纽、环岛高速铁路、“田”字型高速公路、博鳌机场已初步纳入国家规划。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基本完成,在国务院原则通过的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海南省西北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在北部湾重点开发区部分写上了“以海南岛为依托,合理规划,科学利用滨海资源,推进三亚世界级热带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博鳌国际会展中心、文昌航天城等建设,发展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将海南东部沿海地区打造成国家休闲度假海岸。重化工业严格限定在洋浦、东方工业园区。”,中部山区热带雨林地区列为国家限制开发区域,海南热带农产品产业带列为国家农产品主产区。编制和实施《海南省西部地区开发建设规划纲要》,《海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总体规划》、《海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海南省国家冬季瓜菜基地建设规划》等一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扎实推进。进入国家规划的内容和我省编制的一些综合性、基础性规划,对于我省“十二五”的发展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意义。
    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既是多年来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夯实产业基础的能量释放,更是中央扩内需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政策效应的集中显现,也是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同心协力、创新实干、不懈努力的结果。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精神财富必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完成“十二五”开局之年各项任务。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小,抗风险能力不够强;区域发展不均衡,城镇化质量不高,城乡一体化进展不快;社会事业发展仍较滞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建设和节能减排的任务繁重等。这都需要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措施

    2011年是国际旅游岛建设十分关键的一年。我省既面临着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一定要准确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对当前形势的判断,充分认识宏观形势对我省的影响,因势利导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根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思路和部署,建议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图表7 2011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指 标 单 位 2010年完成 2011年预期 属性
绝对额 增长(%) 绝对额 增长(%)
经 济 发 展 全省生产总值 亿 元 2052.12 15.8 2445 13左右 预期性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 46.1 48 预期性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亿 元 271.06 52.1 325 20 预期性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 元 1331.46 32.8 1665 25左右 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 元 623.82 19.5 736 18 预期性
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108.02 21.2 126 17 预期性
接待旅游过夜人数 万人次 2587.34 15.0 2975 15 预期性
旅游收入 亿 元 257.63 21.7 310 20 预期性
科 技 教 育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 86.5 87.8 预期性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 76 78 预期性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0.4 0.55 预期性
资 源 环 境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吨标煤 完成国家
下达目标 完成国家
下达目标 约束性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 万 吨 约束性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 万 吨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
氨氮排放总量 万 吨 — 约束性
氮氧化物排放总量 万 吨 — 约束性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 6.5 7.5 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 % 60.2 60.2 约束性
人 民 生 活 人口自然增长率 ‰ 8.91 9.2 约束性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 104.8 104.5左右 预期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15581 13.3 17140 10 预期性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元 5275 11.2 5910 12 预期性
城镇新增就业岗位 万 个 — 8 预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 % 3.0 4.0 预期性
新建保障性住房 万 套 12.63 9.15 约束性
    其中,资源环境、人口指标和保障性住房是必须完成的约束性指标;生产总值等是具有导向性的预期性指标。需要说明的是,提出经济增长13%左右的目标,主要是考虑到: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政策效应日益凸显,生态、资源、区位优势不断放大,加上“十一五”期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现13%左右经济增速是完全有可能的;要实现国务院44号文件对海南提出的明确的发展目标,也必须确保13%左右的经济增速。指标是积极的且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实现2011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关键是紧紧抓住国际旅游岛建设重大历史机遇,以一天也不耽误的精神,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实现“十二五”建设开门红。建议着重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打造国际一流的旅游度假目的地。一是用足用好用活中央赋予我省的各项政策措施。出台并实施好我省旅游购物退免税配套支持政策,经营建设好退免税商店,建设世界品牌折扣店、奥特莱斯大型购物中心;充分利用国家赋予我省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制定我省落实办法和措施;落实国家对生态补偿、节能减排“以奖代补”有关政策,开展好国家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省工作;落实中央给予我省的入境参展商品税收优惠和通关便利政策,国际航运相关业务支持政策及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配套工程政策,做好洋浦保税区启运港退税、竞猜型体育彩票和大型国际赛事即开彩票等实施工作。二是加快旅游综合开发建设和发展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加快推进海棠湾、清水湾、神州半岛、龙沐湾、棋子湾等旅游综合开发建设,加快推进文昌航天主题公园、海棠湾梦幻不夜城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长影海南世纪城、三亚奥林匹克湾、海洋主题公园等,发展(开发)高尔夫系列休闲、自行车、赛车、帆船、房车、邮轮、游艇、海上环岛游、森林游等旅游产品和新业态,拓展旅游产品的层次。突出本土文化,改造建设一批多功能的商业一条街、餐饮一条街,打造一批特色旅游风情小镇。三是加快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狠抓旅游市场规范管理。全面推进旅游厕所、门户网站、咨询服务中心、标识系统改造等建设任务。深入推进旅游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旅游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建立假日旅游管理制度,提升假日旅游管理水平。四是按照“国际化、高品位、有特色”的要求编制完善旅游规划体系。加快北部组团、西部组团、中部山区等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完成森林旅游总体规划、温泉旅游发展规划、乡村旅游规划、西沙旅游开发规划等专项规划;在已经完成13个市县旅游规划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其他市县旅游规划的修编和编制工作;在已经完成9个重点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其他8个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完善和修编相关旅游法规,更加严格地执行和实施规划。
    (二)着力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一是继续狠抓扩投资、上项目。密切跟踪国家的宏观政策变化,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精心组织好一批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努力争取更多项目获得国家审批核准,争取中央投资补助资金35-40亿元,中央代我省发行债券29亿元。加强与中央企业的项目对接,加大政银、银企合作,全力以赴扩大项目融资。继续抓好中央投资项目建设和监督检查工作,做好前四批中央扩内需投资项目的扫尾工作,加大去年和今年中央投资项目的推进力度,确保按计划完成建设任务,尽快发挥项目的效益。今年安排省重点项目163个,年度计划投资721.6亿元。全力推进西环高速铁路、博鳌机场、红岭水利枢纽、6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电网新建工程、海南液化天然气(LNG)站线、洋浦商业石油储备及30万吨级原油码头、中石化成品油保税库、210万吨精对苯二甲酸(PTA)、中海油马村后勤服务基地、惠普亚太能源和软件外包研究院、中日合作乐城太阳与水示范区、洋浦污水配套管网一期工程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确保三亚绕城高速公路、海榆西线改造、西线高速公路改造、电网建设工程、东方高排风电场、中航特玻二期、英利600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汉能250兆瓦薄膜太阳能电池、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海南国际会展中心、省眼耳鼻喉科医院等一批项目竣工运营或投产;加快建设文昌航天发射场、昌江核电、东方电厂二期、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文昌“两桥一路”、洋浦一小时交通圈、大广坝二期、海棠湾旅游基础设施、中海油精细化工、30万箱红塔卷烟等一批在建项目;积极推动新的电源点的建设;下大力气推进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海南电网联网二期工程、1200万吨炼油、150万吨乙烯石化、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洋浦-儋州-琼中-万宁高速公路等一批项目的前期工作。二是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实施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家电以旧换新”等扩大消费政策。抓好“万村千乡”工作,力争建成500家农村连锁店,完成60家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动漫制作等文化产业,加快家政、社区、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加快三亚国际免税城等大型购物中心建设,培育现代商贸品牌核心区与功能区,营造国际化购物环境。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和各类收费行为,强化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三)做好“三农”工作,突出抓好冬季瓜菜基地和水利建设攻坚战。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落实温家宝总理关于“一定要把海南建成我国重要的蔬菜水果生产基地” 的重要批示,争取海南冬季瓜菜生产基地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扩大冬季瓜菜种植面积,确保完成300万亩种植任务,新增预冷库5万吨,新建3万亩设施大棚。做好以供应本岛居民为目的的“菜蓝子”工程,保障市场有效供应,确保主要副食品价格基本稳定。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地方负责人问责制度,对出岛农产品继续实行100%检测。加快建设以南繁种子检测中心、南繁育种核心试验区为重点的国家南繁育制种基地。重点推进海南省农业科技110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科技服务水平和质量。加强农产品运销体系建设,与商务部、财政部联手,做好海南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工作,确保中商海南农产品中心市场、海南水产物流交易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将促进农民增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中部农民增收计划和加快西部发展意见,加大贫困地区支持力度,继续抓好大宗农作物单产提升计划,集中支农资金,加快特色资源产业化项目建设。引进和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加快推进儋州雨润肉联加工、澄迈永发瓜菜良种基地、昌江太坡农产品加工、乐东南繁育种基地等项目建设。落实各种惠农补贴,确保农资综合直补、农机购置、水稻良种、橡胶良种、能繁母猪、沼气等各项补贴按时足额发到农民手中。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围绕重点水利、病险水库加固、农村电网改造、农村道路、危房改造、重点防护林、江河治理、海堤建设、饮水安全、农村沼气等方面,争取更多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快建设大广坝二期、红岭水利枢纽及灌区工程、松涛灌区、西沙渔业补给基地、130座小Ⅰ型水库和100座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建设好临高新盈、陵水新村、琼海潭门、儋州白马井、乐东岭头、昌江海尾等渔港。
    (四)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制定实施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政策,发挥生态软件园及相关园区的集聚效应,加大宣传和招商力度,吸引更多的大公司、大企业落户海南。大力发展相关服务业,为落户企业及其管理人员提供一站式、多样化的贴心服务。利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创投基金,为高新技术企业、项目、产品进行政策性补助或提供贷款贴息。加快建设海南生态软件园、海口高新技术园、三亚创意产业园、灵狮海南国际创意港、陵水低碳科技园、文昌神州数码信息产业园、定安塔岭工业园和儋州、三亚国家农业科技园等园区,培育发展电子信息、服务外包、动漫等产业。加快发展以特种玻璃、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材料,推进中航特玻二期、英利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扩建等项目建设,推动汉能集团海南光伏产业研究制造基地项目加快建设。发展游艇、轻型水上飞机、潜水设备、高尔夫球具等高产出、低能耗的旅游装备制造业和船舶制造业。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增强南药、黎药、海洋药物的自主研发能力,加快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支持新型工业加快发展,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
    (五)坚持不懈抓好节能减排,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一步强化对地方政府的节能减排目标考核,使节能减排成为海南今后发展的主要的约束性硬指标。一是狠抓淘汰落后产能计划落实,淘汰所有立窑水泥生产线及小钢铁、小造纸,对落后产能的退出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二是利用价格杠杆推进节能降耗,逐步扩大我省差别电价实施范围,对超过能耗企业实行惩罚性电价。落实关停企业补贴政策。三是扶持太阳能、风电和沼气等生物质能发展,在各类公共建筑全面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完成660万平方米任务。在宾馆、旅游区集中的地方推行冰蓄冷,实行集中供冷。四是制定推广新能源汽车配套政策、落实财政补贴,在全岛的公交车、出租车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和压缩甲烷,加快在海口、三亚等中心城市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步伐。五是认真落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加强对已建成的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和管理,加快配套管网建设。编制完善我省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相关规划,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工作。六是积极与国家有关部委对接,争取我省中部山区生态保护核心区列入国家生态补偿试验区。七是启动实施“绿色宝岛”计划,巩固海防林建设成果,义务植树1000万株,完成20万亩造林任务。
    (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提升开放水平。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增强特区体制机制新优势,关键要靠深化改革,在改革和创新中找出路、求发展。一是全面推开农垦改革,推进垦区农场属地管理试点工作,加快农垦医疗卫生机构、水库、农田水利等现有职能移交市县,年底前全面完成农垦社会职能的移交。利用海南橡胶上市契机,整合海胶集团资源,加快发展天然橡胶、热带农业、旅游地产等重点产业。二是进一步深化省直管市县体制改革,规范权力运作,完善配套机制。三是推进财政改革。强化预算管理,提高预算透明度,所有收入必须纳入财政预算,所有支出都必须接受监督。今年我省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经费、公务接待费等预算支出原则上零增长,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四是推进全省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和完善土地审批制度,制定土地出让控制标准,提高出让土地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就业人口和集约利用水平,加强省级土地储备,增强投融资调控能力。五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任务是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等项目。稳妥推进农垦系统医改工作。六是巩固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启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和交易等配套改革,发挥市场配置林地资源的作用,保障林农的收益权。上半年启动2家国营林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四季度在全省21家国有林场全面推开。七是加快国有资源和国有资产整合重组,借助现有上市公司资源,搭建新的公路建设投融资平台。推进5家条件成熟企业的上市培育工作。发起设立2-3家产业发展基金,推进2-3家企业开展融资租赁。八是深化农信社改革,力争组建1-2家农村商业银行。九是推进全国试点的教育体制改革,建立中小学教育质量检测评估机制、开展教师资格考试及定期注册改革试点、完善中职教育“三段式”办学体制和城乡互动、校企联动的办学模式,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合办旅游等高等院校。十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省歌舞团、民族歌舞团、海口市艺术团、南海网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步伐,争取年底前全部完成改制,提前1年完成中央确定的各项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大力推进国有文化资源整合重组,积极推动组建综合性传媒集团、演艺集团、影视集团和文化投资控股集团,培育我省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十一是启动建设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力争在体制机制、开发模式、投融资等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统筹推进三亚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探索适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的服务业发展新模式。十二是加快推进殡葬改革试点工作,引导和鼓励群众文明殡葬。十三是实施“东融西联”开放战略,完善与泛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联络沟通机制,做好各项协议的跟踪落实。举全省之力办好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等重要论坛,认真办好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观澜湖高尔夫球世界杯、中国流行音乐节等各种会展和各类节庆、赛事活动。加快培育以洋浦为龙头的国际物流中心。
   (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围绕省委“十二五”建议提出的住房保障、收入培增、社会保障等最为突出的民生问题,努力干成一批百姓直接受益的实事。一是千方百计推进头号民生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设,包括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限价商品房等。推行利用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项目建设。新开工9.15万套、631万平方米,改造3万户农村危房、3.05万套垦区危房和1万户库区危房,全面完成4500户国有林区林场危旧房改造。二是下力气促进就业。加强就业援助,开发公益性岗位5000个,为4000名创业人员开展创业培训,对45周岁以下劳动力提供免费培训,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岗位8万个,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9万人。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各类群体参加创业培训,对创业培训机构实施补贴。加快建设功能完善、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鼓励、引导开发建设单位在旅游景区景点建设中优先吸收当地居民就业,创造条件,鼓励当地居民进入旅游景区景点的相关配套服务业。三是继续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改造和新建一批乡镇中心幼儿园。按照人口流动规律,适当调整中小学校布局。继续实施教育扶贫移民等八项教育重点工程。抓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初中改造工程等中央专项建设,启动实施中小学标准化改造专项。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完成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一期工程,启动二期建设。加快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资源整合,重点抓好海南大学“211”工程和海南师范大学桂林洋新校区二期建设。鼓励高等学校和职业教育学校适应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推动人才培养与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研究引入竞争机制、淘汰机制和待岗机制,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启动实施三年建设1万套农村教师周转房工程。四是加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成5个区域医疗中心,全面完成县级医院改造建设任务,加快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争取中央投资支持地市级综合性医院以及妇幼、精神卫生等专科医院达标建设和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培训基地建设。全力推进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省眼耳鼻喉科医院、省心血管和糖尿病医院等项目建设。五是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建设国家南海博物馆,启动地市级公共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建设,跟踪推进省青少年活动中心、省科技馆、省体育中心等项目建设。确保乡镇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顺利实施。六是实行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加快覆盖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各类劳动者。协调有关省(市、区),积极扩大与我省实行异地就医结算范围。七是加强物价监管。重点保障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加强食品、建材、农资等商品的价格监管,审慎出台政府提价项目,适度实行临时限价干预措施。继续完善低收入群体补贴与物价上涨的联动机制,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体、在校大中专学生的基本生活。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自觉接受省人大的指导和监督,虚心听取省政协的意见和建议,坚定信心,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加快建设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和海南百姓的幸福家园而努力奋斗!





附件1

                                   2011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测算说明 

     1、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根据国内外的发展环境,省内的发展趋势、产业支撑、需求预期,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预期目标,初步判断是可以实现的。
从产业角度看,初步预期一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4.4%,二产贡献率31.2%,三产贡献率54.4%,综合平衡,全省生产总值增长可达到13%左右。
    ——第一产业。为应对通胀,改善全国农产品供给,国家高度重视我省热带农业发展,特别是将我省冬季瓜菜基地建设列为扶持重点,编制规划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上岛外市场需求趋旺,在不发生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全年农业将持续较快发展。预期2011年农业增加值可增长6%以上。一是冬季瓜菜种植面积增加40万亩,产量增加60万吨,产值增加12亿元,主要靠30万亩水旱田标准瓜菜田、10万亩坡地瓜菜、3万亩设施大棚等重点项目带动冬季瓜菜加快发展。二是渔业预计全年新增总产值12亿元,主要靠建造80吨以上200艘渔船增加渔业捕捞能力、新增400口抗风浪网箱养殖等项目形成的新生产能力。三是畜牧业预计全年新增总产值9亿元,主要靠38个养殖小区、40个和牛示范养殖推广等项目带动形成的新生产能力。
    ——第二产业。预期工业全年增加值420亿元、增加40亿元。一是800万吨的原油加工、120万吨的纸浆、15万辆的汽车、60万吨的甲醇、500万吨的铁矿石、150亿千瓦时的发电量、1300万吨的水泥、90亿支的卷烟等现有生产能力,既保基数,同时还可通过挖掘生产潜能产生新的增加额。二是新增生产能力预期可以形成30亿元的增加值。90万吨造纸项目可新增产值50亿元,80万吨甲醇可新增产值30亿元,200兆瓦太阳能生产线可新增产值10亿元,中航特玻1号生产线、2号线和3号线可新增产值30亿元,经测算,这批重点工业项目可新增产值约120亿元。
    ——第三产业。在旅游业持续升温,退免税购物、游艇管理等一系列政策落地的带动下,服务业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一是根据近些年房地产投资效益系数(考虑经营性房地产有所回落、保障性住房占比有所提高的因素)测算,2011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加46.8亿元、同比增长10%,可支撑房地产增加值规模与2010年持平。二是预期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43.5亿元,增长21.2%;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1.8亿元,增长17.1% 。三是预期2011年货物运输量2.59亿吨、增长17%,旅客运输量5.61亿人、增长20%,邮政业务总量9.42亿元、增长26%,据测算,可以支撑21.5%的运输邮电业增速。四是初步预计2011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增长20%、贷款余额增长18%,保险业务量增长27%,据测算,可以支撑31%的金融保险业增速。
    从需求角度看,预计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约1665亿元、增长25%左右。按照8年历史数据测算,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加185亿元,拉动经济增长7.5个百分点。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旅游业带动消费的扩张,消费形成的最终消费规模也将扩大,带动经济较快增长。预计2011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6亿元、同比增加112亿元,按照8年历史数据的测算,最终消费增加133亿元,拉动经济增长5.4个百分点。
    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预期2011年经济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为财政增收提供坚实的基础。从经济增长质量来看,2003~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提供的财政收入率年均为25.4%,初步预计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1665亿元,可支撑325亿元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财政收入的来源看,2011年房地产增长能保持与2010年持平,加上2011年一季度部分土地增值税清算,预期2011年房地产税收与2010年基本持平,约95亿元;建筑业税收随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扩大能有所增加,预计达45亿元;2009-2010年新增的工业产能将在2011年产生税收,预期2011年工业税收增幅将高于2010年水平,达34亿元;考虑到国际旅游岛若干重大政策将逐步落实,特别是购物退免税政策,将进一步带动旅游及相关服务业纳税额的增长,预计2011年增幅将高于2010年,达到35%以上,完成103亿元以上。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左右。初步判断是可以实现的。我省正处于城镇化加快推进的时期,投资需求有较大的空间和潜力,特别是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又带来了新的较大规模的投资需求。2011年,一是中央投资项目预期国家预算内资金达到120亿元、增长10%,可带动480亿元全社会投资。二是省重点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安排720亿元。两项合计120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2%,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左右是可以实现的。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一是从投资与消费的转化关系来看,预计2011年投资增幅为25%,将对消费增长起到足够的拉动作用。二是从扩内需的政策角度来看,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得到加强。三是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购物免退税等政策落地将引进岛外消费需求规模的扩张。四是继续实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汽车以旧换新工程,升级改造50家农贸市场,建成500家农村配送连锁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提高城镇低收入人群补贴额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医保、社保覆盖范围,岛内居民消费需求规模也将加快扩大。
    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和12%。城镇居民收入方面,考虑到我省2010年在所有事业单位实施了绩效工资、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财政供养人员特区津补贴等因素,抬高了2011年的增长基数,增长速度不宜定得过高。预期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三项:一是就业扩大。按照全年新增就业岗位8万个测算,城镇居民人均可增收510元左右。二是政策性增收。城镇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逐步落实,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市低保人员和优抚对象等的补助标准,预计人均可增收600元左右。三是从业人员薪酬正常调整,可带动城镇居民人均增收450元左右。以上三项合计,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增加约1560元,增长10%左右。
    农村居民收入方面,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占大头。一是预期家庭经营收入增收330元左右,主要来源于新增冬季瓜菜种植面积40万亩、新增生猪出栏量100万头和一批农民增收项目的实施。二是预期工资性收入增收230元左右,受益于国际旅游岛建设,农村居民在本地域务工或外出务工收入会有较大幅度增加。三是预期转移性收入增收70元左右,主要得益于支农惠农、实行生态补偿、继续实施危房改造等政策。
    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上涨4.5%左右。影响价格上涨的因素较多,一是初步预计翘尾因素2.3%左右,去年上涨的因素在今年将继续存在并可能进一步加大,预计新涨价因素1.7%左右。二是资源性价格改革,可能形成新的涨价因素。三是海南的特性影响。海南独特的地理区域加大了运输成本,较小的市场环境抬高经营成本,多年来岛内商品、服务价格总体水平高于内地。四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农产品价格趋势以及汇率市场变化等都会对我省价格总水平产生影响。同时,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措施效果将逐渐显现,上游产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向下游传导的压力有所减缓;政府多部门联手打击农产品炒作,新涨价压力明显减弱,有利于稳定社会通胀预期,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5%左右较为稳妥。



附件2

                                    2011年省重点项目投资计划

    2011年安排省重点项目163个,年度计划投资721.6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竣工项目38个,年度计划投资183亿元。续建项目77个,年度计划投资367.3亿元。新开工项目48个,年度计划投资171.2亿元。
    (一)基础设施项目40个,年度计划投资210亿元。
竣工项目10个,年度计划投资38.6亿元。主要项目有:三亚绕城高速公路、国道海榆西线改造工程、西线高速公路改造工程、病险水库加固工程(完成50座小Ⅰ型除险加固)、三亚西部供水工程、电网建设工程(建成7个220千伏主网构架及2010年中央投资农网改造工程)、东方高排风电场、临高20兆瓦光伏示范工程等。
    续建项目15个,年度计划投资99.8亿元。主要项目有:昌江核电项目、东方电厂二期工程、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文昌清澜大桥、洋浦一小时交通圈、洋浦神头港区陆域形成工程、大广坝水利水电二期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续建工程(继续对30座小Ⅰ型除险加固)、城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等。
    新开工项目15个,年度计划投资71.4亿元。主要项目有:西环高速铁路、博鳌机场、红岭水利枢纽工程、抽水蓄能电站、海南LNG站线、洋浦小铲滩港区一期工程、洋浦第二水源管线工程、中海油马村后勤服务基地、海口马村港二期工程、小Ⅱ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建100座小Ⅱ型除险加固)、电网新建工程(新建4个220千伏主网构架及2011年中央投资农网改造工程)、国道海榆东线改造工程等。
    (二)旅游地产项目41个,年度计划投资218亿元。
竣工项目3个,年度计划投资54亿元。项目有:海南国际会展中心、14家五星级酒店(包括海棠湾6家、太阳湾1家、神州半岛1家、清水湾1家、香水湾2家及博鳌国宾馆、海口国宾馆、海南国际会展中心配套五星级酒店)、万宁大康乐旅游开发项目。
    续建项目32个,年度计划投资148亿元。主要项目有:海棠湾国家海岸旅游度假区、清水湾旅游度假区、香水湾旅游度假区、神州半岛旅游度假区、石梅湾旅游度假区、铜鼓岭生态旅游区、航天主题公园、龙沐湾旅游度假区、昌江棋子湾旅游度假区、海口大英山片区开发、三亚凤凰岛整体开发、儋州滨海新区等。
    新开工项目6个,年度计划投资16亿元。主要项目有:海洋主题公园、万宁世界名牌折扣店、三亚红塘湾旅游度假区、五指山生态旅游开发项目等。
    (三)新型工业项目26个,年度计划投资58.8亿元。
    竣工项目7个,年度计划投资7.8亿元。主要项目有:80万吨甲醇、160万吨造纸、中航特玻二期工程、医用手套、合瑞制药等。
    续建项目11个,年度计划投资32亿元。主要项目有:中海油精细化工、海马30万辆汽车、30万箱红塔卷烟、汽车研发中心、金澳游艇制造、昌江铁矿北一地采项目等。
    新开工项目8个,年度计划投资19亿元。主要项目有:60万吨对二甲苯(PX)、210万吨精对苯二甲酸、中石化成品油保税库、海航游艇制造、万宁锆钛矿开采、亚洲制药厂、奇力新药产业化等。
   (四)高新技术项目6个,年度计划投资56亿元。
    竣工项目2个,年度计划投资26.5亿元。项目有:英利600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汉能250兆瓦薄膜太阳能电池。
    续建项目3个,年度计划投资23亿元。项目有:文昌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场、海南生态软件园、三亚创意产业园。
    新开工项目1个,年度计划投资6.5亿元。项目有:海南惠普项目。
    (五)文化产业项目3个,年度计划投资6.5亿元。
新开工项目3个,年度计划投资6.5亿元。项目有:海口国际创意港、三亚奥林匹克湾、海口江东国家级体育训练基地。
   (六)现代农业项目12个,年度计划投资16.3亿元。
    竣工项目4个,年度计划投资4.5亿元。项目有:琼海潭门、儋州白马井中心渔港、5万吨瓜果冷库、儋州雨润肉类加工、现代农业检验检测预警防控技术中心。
续建项目5个,年度计划投资2.3亿元。主要项目有:国家南繁种子检验检疫中心、现代农业展示示范园、三亚崖州中心渔港等。
新开工项目3个,年度计划投资9.5亿元。项目有:300万亩冬季瓜菜基地项目、中部农民增收项目、临高新盈中心渔港。
    (七)生态环保项目7个,年度计划投资13.2亿元。
     竣工项目2个,年度计划投资2.5亿元。项目有: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
续建项目1个,年度计划投资2.4亿元。项目有:污水管网建设。
新开工项目4个,年度计划投资8.3亿元。项目有:中日合作乐城太阳与水示范区、污水处理及管网建设、垃圾处理及转运建设等。
    (八)社会民生项目20个,年度计划投资119.4亿元。
    竣工项目8个,年度计划投资43.8亿元。主要项目有:全省保障性住房竣工项目、农村沼气工程、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省眼耳鼻喉科医院、海医附属医院综合楼、琼州学院三亚校区等。
续建项目7个,年度计划投资45.8亿元。主要项目有:全省保障性住房续建项目、农村安全饮水、全省校舍安全工程、海南大学“211工程”建设等。
新开工项目5个,年度计划投资29.8亿元。主要项目有:全省保障性住房新建工程、教育移民扶贫工程、中小学厕所改扩和新建项目、海南托老院等。
    (九)商贸物流项目7个,年度计划投资23.4亿元。
    竣工项目2个,年度计划投资7.5亿元。项目有:中商海南农产品中心市场、厚水湾渔业物流中心。
    续建项目3个,年度计划投资13.9亿元。项目有: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项目、出口欧盟水产品备案基地项目、海南金盛达建材商城。
    新开工项目2个,年度计划投资2亿元。项目有:海南水产物流交易中心、海南现代美居生活物流园。
    2011年还安排重点预备项目97个。主要项目有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电影主题公园(长影世纪城)、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电网跨海联网二期工程、1200万吨炼油、150万吨乙烯石化、100万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汉能二期400兆瓦薄膜太阳能电池、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国家成品油储备基地、洋浦商业石油储备及30万吨级原油码头、洋浦-马村成品油管道工程、国家南海博物馆、省博物馆二期工程、高中普及教育工程、中等职业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等。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地址:海口市国兴大道69号海南广场人大办公楼

技术支持:13387486404 0898-66860980(工作日8:00-12:00 14:30-17:30)

琼ICP备14001308号 邮编:570203

琼公网安备 460000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