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星期四)会议日程

关于打破行政壁垒加快县域间共融发展的建议

作者 : 编辑 : 来源 :海南人大常委会 发布时间 :2013年02月05日

代表姓名:杨思涛等 代表 

标题: 关于打破行政壁垒加快县域间共融发展的建议

内容 :省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全面加快以海口为中心的省会经济圈建设。海口、澄迈、文昌、定安、屯昌、洋浦等市县、区均为省会经济圈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澄迈一直注重借助省会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抓住琼北经济区重新规划和海口绕城高速公路、“三港合一”工程、海口综合保税区建设等契机,积极主动融入省会经济圈, 在重大基础设施、产业配套方面实现与海口同城发展, 在服务、 融入中心城市中加快了发展。

近年来,我县在项目用地、 征地搬迁、 基础设施配套、垃圾处理等多个方面为海口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损失了很多利益, 主要表现在: 一是税源流失严重。 海口注册的很多企业把项目建在澄迈,税收却上缴海口,造成澄迈税源大量流失。据不完全统计,这些企业每年给海口上缴税收近3亿元。 二是行政成本增加。 为确保海口的项目在澄迈顺利落地并加快推进,我县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项目的征地拆迁、基础施设配套、维护社会稳定等工作,增加我县行政成本,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三是环境压力增大。 位于我县老城开发区的颜春岭垃圾处理场,是海口市唯一生活垃圾终端处置场,日处理海口生活垃圾1300吨,近年来,处理场对周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发生多次污染事故,危害当地群众身体健康,群众意见很大。此外,海口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选址在老城开发区建设,对我县环境带来了难以估量的 危害 四是协作不够紧密。 为追求经济增长,海口市个别地区存在“抢到项目就是发展”的思想误区,个别项目存在重复建设和争抢现象。 五是海口向澄迈扩张倾向明显。 近年来受土地财政等因素影响,海口向周边地区,特别是向澄迈扩张日益加快,如海口综合保税区已搬至老城经济开发区,马村港扩建项目由海口企业建设,垃圾焚烧厂建在澄迈。澄迈干部群众担心海口市会吞并澄迈,以大并小,损害澄迈利益,群众反响强烈,人心不稳。

为实现县域间共融、共赢、共同发展,做大做强省会经济圈,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促进县域间共融发展。 把琼北各市县纳入省会经济圈的总体规划,统筹兼顾,统一规划、建设和发展。强化对县域间生产要素、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的统筹和合理配置,明确县域间产业的分工和布局,打破县域之间的行政界限和壁垒,联合规划、联合开发、联合招商、联合建设,致力在区域内做到“八同”,即“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步、科教同兴、旅游同线、环境同治”。

二是促进县域间合作共赢。 要根据各地投入的成本、资金、土地等各方面的付出,建立起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保护县域间融入省会经济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完善两地统计和税收分享制度,海口综合保税区所产生的生产总值等经济指标统计,按省政府有关会议纪要执行,继续由两地分别统计,上报省统计局再剔除重叠部分,保税区税收新增部分则留给澄迈使用。为了便于项目建设和管理,恳请省委省政府将马村港扩建项目划归澄迈属地管理。在划归之前,省委省政府要尽快研究制定马村港扩建项目的税收分成方案,实现两地共赢。

三是推动县域间共同发展。 区划调整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调整区划并不是发展区域经济的最佳选择。如果不顾群众意愿,强行调整区划,把老城经开发区或澄迈并入海口,必将严重损害澄迈的利益,必将严重伤害澄迈人民的感情,对两地共同协调发展极为不利。省委省政府在区划调整上应保持谨慎态度,不随意调整区划,维持现状,维护区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例如,台湾十分谨慎地对待台北市和台北县的区划调整,不但不让台北市吞并台北县,反而将台北县改名并升格与台北市一样级别,两地不 调整区划也能实现共同发展,做法经验值得我省学习借鉴。建议省委省政府尽快派出考察团赴台湾考察,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和做法,出台促进县域之间协同发展的意见,科学合理配置资源,统筹协调和科学利用生产要素、公共服务和公共资源,避免县域之间恶性竞争和“以大吃小”现象出现,加快推进市县之间共融、共赢和共同发展。同时,制定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市县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快县域间共融发展。

¤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版权所有   琼ICP备05002685号
地址:海口市国兴大道69号海南广场人大办公楼¤¤¤¤
邮编:570203 电话(TLE):0898-65342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