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天涯海角

关于2006年度海南省本级预算执行的审计工作报告

作者 :编辑 :来源 :未知发布时间 :2007年07月30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省政府委托,现将 2006 年度省本级预算执行的审计情况以及去年审计工作报告披露问题的整改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根据《审计法》和《海南省各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办法》的规定,审计厅对 2006 年度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包括财政厅具体组织的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地税局税收征管情况, 17 个省直部门及所属单位预算执行情况, 8 项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部分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以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在审计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 又好又快发展海南 以及构建和谐海南的目标,加强了对重大项目、重点资金以及涉及老百姓利益事项的监督,既肯定成绩又披露问题,并着力从体制、机制上分析原因,提出整改建议,不少审计成果转化为规范管理、制约权力的重要措施。

一、去年审计工作报告披露问题的整改情况

去年,审计厅向省人大常委会提交的《关于 2005 年度海南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充分肯定成绩,如实指出问题。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人大常委会的大力支持和有关部门单位的通力合作下,去年审计工作报告涉及的 45 个项目中,已有 40 个全部整改和部分整改,占 89% 。根据审计建议,有关部门单位完善制度规定 47 项。向有关部门移送违纪违法案件线索 5 件。省政府已将有关审计整改情况向省人大常委会作了专题报告。从总体上看,整改效果较为明显。

促进了财政预算管理和税收征管的不断规范。 财政厅针对结余结转存在的问题,出台《省本级国库集中支付单位结余指标管理暂行办法》,全面清理 2005 年以前的结转指标;针对省本级基建支出列报补助市县支出的问题,自去年 10 月起对省本级基建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地税局对照存在问题,督促下属单位整改。如海口地税局采取登报催缴、查封拍卖担保物、冻结账户等手段,加大清欠工作力度,追缴拖欠税款 1,500 万元。

促进了市县政府和省直部门财政资金管理的逐步完善。 有关市县政府重点抓好 屡审屡犯 问题的整改。如三亚、屯昌等 3 市县及时拨付欠拨的专项资金 4.74 亿元;五指山、澄迈等 4 市县归还挤占挪用的专项资金 2,617 万元。省直有关部门也加大整改力度,如财政厅、公安厅、林业局等 5 个单位归还挤占挪用专项资金 3,794 万元;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人民医院将账外核算资金 2,880 万元纳入法定账户核算;省规划设计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等 8 个单位调账补列收支 1,868 万元。

促进了涉及老百姓利益事项管理的更加严格。 退耕还林整改方面:各市县从维护群众利益出发促整改,如琼海、昌江等 6 市县补发应拨未拨退耕户各类补助 1,139 万元;东方、临高等 4 市县追回违规资金 82 万元;乐东、琼海对有问题的退耕户核减、停缓发放补助 237 万元;临高、保亭移送违纪案件线索各 1 件。医疗收费整改方面:卫生厅实行责任追究促整改,如三亚市辞退 1 名医生,通报批评 30 名医生。通过整改,全省取消乱收费项目 58 个,调整规范 24 个,清理违规合作医疗项目 17 个, 91 项医用设备和检验项目收费标准平均降低 37% 21 种单病种收费标准调低 8.8%-59% ,就诊和住院人数明显增加,缓解了 看病难、看病贵 问题。高校收费整改方面: 教育厅采取得力措施促整改,有关高校共退还资金 151 万元,取消违规收费项目 4 30 项。

促进了国有企业监管的进一步加强。 国资委积极督促有关企业落实整改。如省海运房地产开发公司等 8 家企业执行审计决定,调增资产 1.94 亿元,补缴税款 1,246 万元,将账外账 694 万元纳入法定账户核算; 5 家企业调整损益 1.15 亿元,其中省金元投资公司调增收益 4,825 万元;省汽车旅游租赁公司收回无担保借款 305 万元;省电影公司在资产处置中的涉案人员已被有关部门立案查处。

但去年审计工作报告披露问题的整改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个别单位重视不够,措施不力;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尤其是涉及资金归位的整改难度大,纠正率低;整改的协调合作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尚未健全等。

二、 2006 年度省本级预算执行的审计情况

审计结果表明, 2006 年省本级预算执行总体情况较好。省本级地方财政收入 40.65 亿元,是年度预算的 107.3% ,同比增收 5.76 亿元,增长 16.5% 。省本级地方财政支出 69.37 亿元,是年度预算的 103.9% ,增支 7.37 亿元,增长 11.89%

预算收入超额完成,地方财政收入突破 百亿元 大关。 去年,我省经济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12.5% ,为财政增收创造了良好条件。财税部门积极培育财源,加大征管力度,确保了预算增收。全省地方财政收入 102.35 亿元,是年度预算的 109.2% ,同比增长 21.1% ,提前一年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目标,实现了 十一五 的良好开局。

预算支出向民生倾斜,公共财政惠及老百姓。 小财政办大事,集中财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一是向新农村建设倾斜。省本级拨付专项支农资金 3.1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7% ,公共财政阳光照耀农村,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二是向教育倾斜。省本级教育支出 6.5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 两免一补 受益范围扩大 ,中小学 D 级危房改造任务完成, 农村办学条件进一步完善;三是向公共卫生倾斜。省本级医疗卫生支出 2.68 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比国家要求提前 2 年实现基本覆盖 ,乡镇卫生院改造基本完成,农村 医疗卫生状况明显改观;四是向弱势群体倾斜。省本级社会保障等方面支出 15.23 亿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推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扩大, 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社会困难群体生活水平提高;五是向市县倾斜。对市县财力性转移支付 51.93 亿元,比上年增长 36% ,县乡财政困难状况缓解,工资、养老保险等正常发放,促进了市县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预算管理进一步加强,财经秩序日趋好转。 财政厅出台《海南省非税收入管理办法》,非税收入管理框架初步建立;按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要求,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管理办法逐步完善;制定相应措施,结余结转资金管理进一步加强;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集中核算基本覆盖省直单位,财务监管机制日益健全;积极引进绩效预算的理念,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水平明显提高。

虽然 2006 年度省本级预算执行取得较大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关于省本级预算收入方面

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偏低。 2006 年我省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幅开始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但税收收入的比例还偏低。自 2004 年起,连续三年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保持在 64% 左右。按可比口径计算,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差距 10-24 个百分点。 2006 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 102.35 亿元,其中地方税收 65.75 亿元,占 64.2% ;非税收入和基金收入 36.6 亿元,占 35.8% ;大多数市县税收收入所占的比重不高,有的仅占 33.6% 。税收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最主要、最规范的形式,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点,筹集财政收入稳定可靠。税收在财政收入中比率高低,直接反映经济发展尤其是财政收入的质量。我省地方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和基金收入的比重大,从一个侧面表明地方财政尤其是市县财政的增收尚未建立在牢靠的产业发展基础之上。一些市县几年来税收收入增幅不大,财政增收主要是靠土地有偿收入、国有资产收益、行政性收费等来拉动。因此,做大财政蛋糕就要坚持 产业富省 ,夯实产业基础,努力培植财源。

税收征管还有漏洞。 一是受现行体制的影响, 国税与地税部门税收征管信息资源无法实现有效共享,导致地税部门未能及时足额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抽查 2006 720 户重点企业纳税情况电子数据,发现 320 户企业(全省)少缴城市维护建设税 1,599 万元 ,179 户企业(海口地区)少缴教育费附加 325 万元。二是重点抽查海口地区 7 家房地产企业,发现 5 家少缴土地增值税和营业税 338 万元。

税务机关针对上述问题,正在认真整改,着手补征税款。

财政收入核算管理有待完善。 未及时将应归还国库资金(代付中央专项借款利息)调入国库,少列调入资金 5,769 万元(审计期间,财政厅已全额调入国库);未及时将 非税收入 过渡户和预算外财政专户的滚存利息收入共 1,525 万元缴入国库,滞留在原账户;未及时将已收回的财政周转金 286 万元缴入国库,滞留在政府债权回收专户。

(二)关于省本级预算支出方面

资金分配效率有待提高。 2006 年,省本级收到一般预算中央专项补助 37.97 亿元,已分配 32.80 亿元,其中 30-60 天以内分配的 10.74 亿元,占 32.8% 60 天以上分配的 4.35 亿元,占 13.3% 。未分配 5.17 亿元。另外,预留资金也分配不及时。抽查的 2006 年省本级科技三项费用、危桥改造、小型农田水利等 12 项预留资金 7,535 万元,直至当年 8-12 月才分配完毕,均超过《省本级部门预算编制指南》( 2006 年)规定的期限,直接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年终支出比例较大。 2006 年,省本级完成预算支出 69.37 亿元,第四季度支出 35.75 亿元,占全年的 51.5% 。其中 12 月支出 28.70 亿元,占全年的 41.4% 12 月支出中有 10.68 亿元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在年终一次性挂账列支出,部门和项目单位并没有形成实际性支出和使用。前三季度支出进度缓慢,年终突击支出,是多年来影响财政支出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的突出问题。这既有预算编制的因素,又有项目立项、管理的因素。

(三)关于省本级预算结余结转方面

结余结转较大的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 截至 2006 年底,省本级一般预算结余 26.34 亿元,比上年度增加 2.79 亿元。其中,结转下年的支出 22.34 亿元(比上年增加 1.17 亿元),占省本级当年一般预算支出的 39.4% ,占一般预算中央补助收入的 21.4% 。具体情况:一是由于中央财政下达指标晚,来不及分配的 3.65 亿元,占结转的 16.3% ;二是由于政策性因素尚未分配需结转的 5.58 亿元,占 25.0% ;三是由于省直主管部门未及时提出分配意见而结转的 2.26 亿元,占 10.1% ;四是受项目进度影响而结转的 2.95 亿元,占 13.2% ;五是以前年度指标由于各种原因而继续结转的 1.90 亿元,占 8.5% ;六是尚未安排使用的洋浦开发区补助费 6.00 亿元,占 26.9% 。第一种情况属于客观原因,第二种情况属正常结转,两项合计占 41.3% 。其他四种情况主要属于工作上的原因,各职能部门之间协调沟通不够,没有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财政厅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加大了结余结转资金分配工作的力度,从今年初至审计期间,已分配 11.08 亿元,占结转数的 49.6%

(四)关于省本级预算管理方面

未及时收回工业发展资金和国债转贷资金。 截至 2006 年底,工业发展资金专户未收回到期的借出资金(含资金占用费) 1.48 亿元 ; 国债转贷资金专户因未及时收回借出资金,被迫用我省尚未拨付的国债转贷资金本金累计 8,669 万元归还中央借款到期本息。

一般预算机动财力比例偏大。 2006 年,省本级一般预算新增财力 8.49 亿元,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进行分配的,占年初省本级可安排财力 31.33 亿元的 27.1% 。机动财力比例偏大,固然与财税部门的努力和中央财政的支持有关,但年初编制预算不完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部门预算支出执行中调整幅度较大。 2006 年,省本级 90 个部门单位年初支出预算 44.13 亿元,而支出预算执行数为 59.57 亿元,相差 15.44 亿元,是年初支出预算数的 35% 83 个部门单位的支出预算执行数大于年初支出预算数,总计 18.14 亿元,其中 25 个部门单位支出预算执行数是年初支出预算数的 1.5 倍以上。受中央追加指标、结转指标和机动财力等因素的影响,年初支出预算与支出预算执行数有一定的差异实属正常,但差异过大,就会影响年初支出预算的整体性,削弱预算的刚性。

(五)关于部门单位预算执行方面

全年共审计 17 个省级部门和单位,延伸审计 29 个二、三级预算单位。审计结果表明,省级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趋好,预算分配和批复工作得到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水平有所提高,违纪违规问题明显减少,如发改厅、海洋与渔业厅、扶贫办等以前年度接受过审计的 3 个部门,这次审计发现的问题金额下降了 95% 。但在省级部门及其所属单位的审计中仍查出各类问题金额 3.12 亿元,其中违法违规金额 9,658 万元,占 31% ;管理不规范金额 2.16 亿元,占 69% 在违法违规金额中,二、三级预算单位 8,604 万元,占 89% 主要问题:

6个部门及所属单位在账外核算财政性资金 7,070 万元,主要用于单位日常经费开支或相关事业支出等。 商务厅自 2002 年开始筹集外贸发展资金 5,533 万元,支出 3,637 万元,结余 1,896 万元,未在法定账册内反映 ; 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以水资源科技咨询服务公司名义取得水资源项目技术服务费 555 万元,支出 552 万元,未在法定账册内反映。

6 个部门及所属单位挤占、挪用、截留财政性资金 1,647 万元。 其中用于对外投资 200 万元(审计期间已收回) , 用于支付土地款 311 万元 , 用于日常经费开支和其他支出 1,136 万元。省渔业船舶检验局潭门分局将 2006 年度预算安排的专项经费 31 万元,用于购买商务公寓做办公用房。

13 个部门 2006 年度项目预算 30.21 亿元,实际完成 20.54 亿元,占 68% ,完成率较低。 截至 2006 年底,由于主客观原因,这些部门累计结余 13.56 亿元,其中发改厅管理的城镇基础设施项目累计未开工 14 个,结余 4.11 亿元。另外,一些 具有资金分配权的部门预留项目资金比例高,交通厅 2006 年省本级项目支出预算 8.77 亿元,预留资金 2.82 亿元,占年初预算的 32.18%, 超过《省本级部门预算编制指南》( 2006 年)规定的 20% 标准。在 二次分配 中,预留资金比例高,年终结余数额大,实际执行率不高,直接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此外,还发现 3 个部门单位未严格执行 收支两条线 管理,未按规定上缴财政 941 万元; 8 个部门预算执行中超预算、无预算支出 1,017 万元等问题。

部门预算执行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反映了有些部门依法理财意识不强,制度不健全、内控不严格,对所属单位疏于监管,责任追究力度不够。

对上述问题,有关部门在审计后已采取措施整改。如商务厅、交通厅、发改厅等 7 个部门边审边改,纠正问题资金 3,465 万元。

(六)关于涉农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方面

一年来,全省审计机关坚持 民本审计观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 2003 2006 年度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中小学 两免一补 8 项涉农资金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涉农投入资金总量 36.99 亿元,审计资金总量 32.25 亿元,发现问题金额 1.57 亿元,占审计资金总量的 4.87%

18 个市县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及减轻农民负担审计调查,审计资金 12.14 亿元。 从调查情况看,各级政府对资金管理较为规范,基本实现了 减负、保运转、保义务教育 三大目标。但还发现一些问题: 6 个市县挤占挪用资金 4,766 万元,其中琼海 3,435 万元(已归还)、万宁 487 万元; 5 个市县滞留资金 573 万元; 5 个市县未按国家规定比例安排农村义务教育投入 423 万元。此外,资金安排普遍过于粗放,未按规定细化到具体事项等。财政厅对上述问题已按省政府的要求,及时督促有关方面抓好整改。

17 个市县中小学 两免一补 资金审计调查,涉及 517 所中小学,审计资金 5.71 亿元。 从调查情况看, 2004 年起,我省在全国率先对义务教育阶段实行 两免一补 政策,共资助学生 501.9 万人次,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提高了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和在校生巩固率, 2005 2006 年学年回流学生高达 44,386 人,入学率提高 0.23% ,巩固率提高 0.53% ,辍学率下降 0.47% ,有力地推动了我省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但也发现一些问题:一是 8 个市县的 92 所中小学挤占挪用 581 万元。如三亚市育才初级中学和凤凰镇槟榔小学于 2004 年截留挪用少数民族贫困学生补助专项经费 8.89 万元。二是 5 个市县少配套资金 1,469 万元。三是 13 个市县财政或教育部门及 150 所中小学未及时拨付和发放 908 万元。四是 3 个市县的 10 个学区及 18 所中学多报 2,752 人次、套取 24 万元。五是 6 个市县的 70 所中小学在 一费制 外违规收费 720 万元,有的学校还设立 小金库 。一些地方资助对象把关不严、平均发放补助费。对上述问题,有关市县已开展整改,如三亚市纪检监察机关依据审计结果,对有问题学校的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

12 个市县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审计调查,审计资金 3.02 亿元。 从调查情况看,各级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危房改造消除了学校安全隐患,改善了办学条件,促使我省农村中小学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但也发现一些问题: 一是 3 个市县高估冒算工程投资 833 万元, 有的 学校采取编制虚假签证等手法多计造价达 34% 二是大部分市县 不按规定公开招投标。 三是有的地方虚报工程项目。 如洋浦夏兰小学在 2005 年由洋浦经济开发区管理局安排资金拆除重建,但又于次年向省里申请危房改造资金 63 万元。四是有的工程存在质量问题。 如琼 中县 乘坡中学新建的 12 间教师办公室,交付使用不到一个月就有 10 间严重漏水。 是个别地方存在 挤占挪 用现象,如 临高县教育局挤占挪 81 万元用于行政经费支出等。

14 个市县农村 三项社保 资金审计调查,审计资金 1.56 亿元。 从调查情况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三项资金规模逐年扩大,基本做到操作规范、收支真实、运行有序、效果显著,民意调查满意度 98% 。但仍存在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如缺乏农村五保供养资金管理办法; 14 个市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结余率偏高,达到 48.9%

9 个市县农业科技与培训资金审计调查,审计资金 1,497 万元。 从调查情况看,各级财政和农业部门及时拨付资金,保证了项目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三亚九孔鲍、儋州南美对虾等项目在培育品牌、开拓市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发现一些问题: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农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按规定应以项目单位投资为主、国家补助为辅,但 10 个项目中就有 7 个项目投入较少,主要依靠财政投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2004 2006 9 月财政部门拨付 9 个市县 657 万元,计划培训 40,900 人次,人均只有 161 元,难以满足培训的需要。二是效益效果不理想。 2 个农业科技推广项目投资全部损失,金额达 140 万元,如 2004 年文昌三禾农业有限公司承建的勃氏甜龙竹项目,管理不善加上干旱,财政投入 80 万元全部损失;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向不明确,效果不明显。三是 3 个市县的培训机构虚列培训名单和内容,套取资金。

11 个市县农业 三补贴 资金审计调查,审计资金 5,092 万元。 从调查情况看,综 合直补和水稻良种补贴资金基本到位,享受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农户均已购机,基本达到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的 目的 但也发现一些问题:一是 7 个市县未及时发放资金 160 万元,其中跨年度发放 91 万元、至今仍未发放 69 万元。 二是 2 个市县 违规集中代领 308 万元。三是个别地方 擅自更改补贴内容,如 琼海 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农业机械化办公室更改补贴内容发放补贴资金 38 万元。 四是享受补贴所购买的部分农机质量不高,且售后服务不到位。

18 个市县第六期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审计,审计资金 7.78 亿元。 从审计情况看,资金管理比较规范,基本杜绝了挤占挪用的情况。但也发现一些问题:未及时拨付中央资金 1,125 万元; 4 个市县未及时回收有偿资金 3,486 万元,其中海口 2,086 万元、乐东 1,214 万元、澄迈 106 万元、儋州 80 万元; 4 个市县未能建立项目库,还存在擅自改变建设内容和地点、验收不够严格等问题; 8 个市县对项目跟踪管护不到位,建成后部分设施被破坏和毁损;有的项目投入使用后未达到预期目标,如投资 1,763 万元的三亚市大坡田洋水利项目,未能彻底解决部分农田盐碱化的问题。

9 个市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审计,审计资金 1.37 亿元。 从审计情况看,各级财政和国土部门资金管理较为严格,未发现挤占挪用等行为,但在项目实施管理中仍然存在勘测、规划和设计等前期工作准备不充分,施工期间变更设计,改变建设内容,延缓工期等问题,有的垦荒复耕基地国家级项目设计变更修改多次,延误工期 18 个月。

(七)关于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方面

一年来,全省审计机关加大了政府投资审计力度,共审计 224 个项目,涉及投资额 39.11 亿元。审计结果表明,大部分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基本规范,投资效益进一步提高。但仍查出违规和损失浪费金额 4.74 亿元,其中审计核减工程款 3.87 亿元,核减率 9.9% ,主要问题有:

一是部分工程项目结算高估冒算。如三亚市第一中学项目,送审决算造价 22,366 万元,审计核减 7,148 万元,核减率 32% 。二是一些工程项目变更随意性较大。 2002 年建设的海榆中线五指山至大本段改建工程 3 个路基标承包合同总价为 3,944 万元,在未经专家论证和未按规定审批的情况下,设计变更增加投资 6,744 万元,比原合同增加 171% 。三是管理不善造成损失。海口世纪大桥项目因配套资金不到位,造成停工、窝工赔偿和工期延长损失 2,135 万元,因进口的镀锌钢丝检验不合格退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316 万元。

针对存在问题,项目单位正在抓紧整改,个别项目涉嫌经济犯罪线索已移送检察机关。

(八)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方面

去年对 9 家企业领导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和 17 家国有企业进行审计调查。结果表明,近几年来我省企业改革重组步伐加快,成效明显; 2005 2006 年省本级安排 1.66 亿元用于帮助解决困难企业改制,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决策失误或管理不善造成亏损。 除财务核算不真实、历史遗留问题多、债务沉重等外,决策不当或管理不善造成亏损的问题值得关注。如省燃料化学总公司在投资万宁兴华园酒店亏损的情况下,仍然继续投资海口及三亚兴华园酒店,扩大亏损面,增加了亏损数额, 2000 2005 7 月经营亏损 1,448 万元;省医药总公司及其下属 12 家企业盲目购入药品,长期积压报废,损失 1,130 万元;省扶贫工业总公司 1993 2000 8 月投资羽绒加工、农业种植、房地产开发、期货等项目,亏损 1,058 万元,其中 1995 年投资期货 100 万元全部损失。

少数国有企业改制职工利益未得到保障。 一些国有企业包袱沉重,缺乏资金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造成少数职工切身利益得不到维护。具体表现:一是拖欠职工社保费。 如省电子工业总公司及其下属 20 家子公司,从 1996 2005 12 月,拖欠职工补偿金和社保费 1,084 万元,因而不能彻底解除员工的劳动关系。 二是下岗职工未完全得到安置。如 省医药总公司本部需安置 57 人, 2003 9 月,改制时用转让房产所得款项支付 25 名在职员工经济补偿金和安置费,尚有 32 位下岗员工未得到安置。 三是无力偿还职工集资款。 如省医药房地产开发公司、省机械工业总公司分别欠职工集资款 621 万元、 438 万元。

对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改制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厅已向国资委提出整改建议并专题报告省政府,国资委已根据省政府领导批示制定了整改方案,相关措施正在抓紧落实。

三、加强财政管理的意见

针对 2006 年度省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发现的问题,结合贯彻落实省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运转率

近几年,财政和相关部门为解决结余结转比例偏大这一财政管理中的顽症,采取了不少措施,也有了较大改善,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省财力小,各方面都急需资金支持,加快资金运转,具有特别的意义。为此,要改进年初预算编制,适当扩大省本级预算盘子,细化部门预算,将项目预留资金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要完善预算执行中 二次分配 机制,健全分配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项目库,提高分配时效;要做好项目可行性论证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加快项目进程。

(二)进一步严格部门预算管理

部门单位预算是本级预算的基础,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关系到本级预算执行的成效。为此,要强化部门预算观念,以部门预算统管部门各项收支,确保部门预算编制的完整性、科学性;严格部门预算执行,增强预算约束力,严格控制无预算、超预算支出,减少执行中预算追加;加强预算执行过程中财务监督,严格部门及所属单位收支管理,杜绝截留、挤占、挪用资金行为,严禁账外核算财政资金;推行项目绩效评价制度,以绩效促进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从根本上解决预算管理中诸如预留资金多、分配缓慢、结余结转多等问题。

(三)进一步加强涉农资金管理

从今年涉农审计情况看,资金的分配管理使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确保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要加强项目的前期评估论证工作,建立和完善项目库,立项时要引进竞争机制;建立涉农资金投资项目的公开制度,把立项、招投标、资金分配、实施进度、验收、项目效益等情况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实行资金运行的全程监督和跟踪问效,建立项目执行及资金使用的激励、奖罚及风险机制。

(四)进一步加大对科技与环保事业投入力度

近几年来,我省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取得较大成效,但从审计情况来看,财政对科技和环保的投入仍不足。 2005 年我省财政对科技投入 1.3 亿元,占财政支出的 0.8% ,比全国平均水平 2.1% 1.3 个百分点。我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如污水、垃圾处理十分滞后。同时,科技、环保的财政投入也比较分散,影响资金使用效益。为确保 生态立省 科技强省 目标的实现,应逐步提高科学技术、环境保护支出比重,整合由多个部门管理的科技和环保资金集中使用,提高使用效益;建立多层次财政支持机制,鼓励对科技、环保投入多元化。

(五)进一步理顺省直管市县财政管理体制

省第五次党代会提出,要以完善省直管市县管理体制为重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应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目前,突出的问题是项目、资金管理权过多地集中在省里,影响了市县在社会经济发展和项目实施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要合理划分省与市县的财权与事权,把一些由省级部门管理的财政资金通过转移支付方式补助给市县,由市县组织实施。省级部门主要是抓好监管工作,确保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益;要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省对市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加市县可支配财力。加大生态型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均等化的转移支付机制,促进县域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要在严格执行中央有关专项资金管理规定的前提下,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尽可能多地赋予市县整合中央和省级各项专项资金使用的权力,使市县能够根据本地的实际安排一些急需急办的项目。


版权所有: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地址:海口市国兴大道69号海南广场人大办公楼

技术支持:13387486404 (工作日8:00-12:00 14:30-17:30)

琼ICP备14001308号 邮编:570203

琼公网安备 46000002000006号